重庆白酒业蓄势 准备跨栏突围
诗仙太白与江津白酒双龙戏珠,能否冲破川酒黔酒的一统天下? 曾经豪华的渝酒军团 “重庆市江津酒厂(集团)有限公司经过56年的发展变迁,现已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江津酒厂公司董事长李树明说,江津白酒今后将从单一生产“平民酒”,转向“平民酒”与高端酒并存,并逐步向中高端渗透:市场卖价低的两三元/瓶,高的达666元/瓶。 一向跟着川酒做市场的重庆白酒,从这一天开始,终于有了独步江湖的机会。 重庆白酒的这一雄心,其实在10年前就早已埋下伏笔———1997年秋,在当时主管轻工的一位副市长直接关心下,重庆白酒行业评出了渝酒十大品牌,其中的前六名分别是诗仙太白、江津白酒、露华浓、笛女、军神、石松。 10年后,当人们在一起谈论这件事情时,重庆白酒业的不少人士还在品味当年的这件大好事。因为正是有了这十大渝酒品牌,重庆的白酒才稍许在全国的白酒行业有了一些名气。 当时,白酒市场受啤酒和红酒的冲击还不是很大。这些重庆品牌白酒企业因为企业效益好,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提起当年重庆白酒的辉煌,江津白酒集团的众多员工不禁感慨万分。那时江津白酒厂门前拉货的车排成了一公里多的长队。“大部分客户将大量的现金放到厂里,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拉货。”说起当时的渝酒,李树明坦言,江津白酒的销售神话从那时起就开始演绎。 重庆酒业的双龙戏珠 10年弹指一挥间,10大渝酒今安在? “从2003年开始,因诗仙太白的一系列全国促销大动作,重庆白酒业出现了少有的热闹景象!”8月12日,国际酿酒大师、全国著名白酒专家赖高淮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03年9月,诗仙太白与东莞启胜酒业结盟,诗仙太白正式进军广东市场,此举象征着重庆酒业迈出本土、寻求市场和品牌扩张的行动正式“揭竿”。 接下来,江津白酒以11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永川市露华浓酒业有限公司;而在之前不久,他们已斥巨资将大足笛女和永川石松高粱酒厂纳入自己麾下,初步完成了江津白酒整合渝西地区白酒资源的战略目标。 从生产散装酒一步步起家,从农村市场打游击,一步步稳扎稳打,小心翼翼地攻城略地,江津白酒集团此后又相继收购了合川阳城酒业等数家小有名气的地方小酒厂。目前,该集团拥有“几江”、“笛女”、“石松”、“百年好合”、“露华浓”、“阳城”六大品牌两大酒类100多个品种。逐步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大转移。 发展品牌几无空间 近些年,重庆白酒消费市场与全国一样,在啤酒、葡萄酒、保健滋补酒、各类进口洋酒的冲击下,其市场占有呈现此消彼长的势态。 当然,日子最难过的,要数那些白酒江湖中的散兵游勇。 1997年,在全国白酒市场风光无限的时候,江津川东酒厂陈守立厂长自建酒厂开始生产散装白酒。作为私营企业主,陈守立的酒厂在江津也算是名声在外,尽管只是生产散装白酒,但是收入也非常可观。如今已是事过境迁。陈守立告诉记者,由于生产白酒无利可图,酒厂早在2003年就投入100多万元转产酱油等调味品。陈守立回忆说,当初江津市妈宗镇这一个弹丸之地就建有3个白酒生产企业,如今,已有两个准备转产。 “重庆任何酒厂要在品牌白酒产品上赶上川酒五朵金花,再过20年也没戏。”重庆市酒管局有关负责人声称,从产量上看重庆白酒已经达到每年25万吨,在全国至少排名第三。但由于川酒、黔酒、湘酒等区域白酒的挤压,重庆发展品牌白酒几乎没有空间。 渝酒突围的三大困境 业内普遍认为,重庆白酒突围主要面临三大难题。 重庆市酒类管理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重庆白酒行业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地方小酒厂老板向记者透露,白酒行业内部的信息和经验交流方面的活动是越来越少,行业协会运作乏力导致重庆的白酒企业在市场上没有方向。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区县白酒行业协会对行业能产生的影响力相当有限,只是对白酒市场进行一定的管理,如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等,而并不涉及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 “除了行业如一盘散沙,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白酒产业也并不重视,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任何帮助本地白酒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支持。”赖高淮说,由于重庆一直定位在以汽摩和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产业政策也主要是扶持汽车、摩托车等行业发展,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对相对较弱的白酒产业一般是任其自生自灭。 此外,重庆白酒突围面临的第三个难题,就是企业领导人的品牌意识落后,基本没有科技研发投入。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重庆白酒企业大多是由一些区县的酿酒作坊发展而来,这些企业的领导者绝大多数市场运作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都相当有限。 200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白酒百强,重庆只有诗仙太白和江津酒厂两家入围,但都排在20名之后。“以效益最好的诗仙太白为例,其每年4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不如五粮液的一个零头(超过130亿元)。”这与重庆白酒年产量位列全国三甲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就在这一年,重庆市白酒生产企业已达到3600余家。小酒厂、家庭作坊遍地开花,高达95%的厂家达不到国家标准。 量产大,效益差,缺少中高端品牌产品,这就是重庆酒业的现状。 重庆酒还缺全国品牌 2005年,白酒业的多项税收得以减免。业内人士称,这为重庆低迷的白酒业提供了一个喘息机会,半数以上的厂家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部分低档酒也有望降价救生。 市酒管局人士解释,长期以来的高税收政策,将低档白酒利润空间压得很小,如今对三项税收实行减免,对我市酒企的利好非常大。原因是我市绝大多数酒企都以生产中低档酒为主,成本降低将改变企业的盈余状况,这为渝酒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白酒现行税制是在2001年5月起实施的,包括按出厂价25%的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以及对每斤酒按0.5元从量征收消费税。厂家即使是进行广告宣传,也要按广告费的33%缴纳营业所得税。 按照该税收政策,价格在10元以下的低端酒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这也导致重庆市不少酒厂先后倒闭。根据市酒类管理局2000年的统计,重庆市白酒生产厂在3000家左右,到2004年只剩下1000余家。 说到重庆的白酒产业,在两个月前闭幕的全国春季糖酒会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吴家农有些尴尬:重庆虽然在啤酒上打出了名气,但白酒缺乏拳头产品,没有一个像茅台、五粮液一样能叫响全国的品牌。 如何疗治四大顽症? 据诗仙太白酒厂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去年的5亿元销售中,每月销往市外约为1.5亿元,外销率30%。据说这已经是重庆酒厂最高的纪录了。 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长期的消费风格,培养了重庆人爱喝散装小酒的习惯,也因此培育出本地生产小酒最为知名的企业———连续7年获得全市工业50强荣誉的江津白酒集团。 重庆白酒该如何振兴?曾来渝参加过今年全国春季糖酒会的金六福、浏阳河等品牌厂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点出了重庆白酒行业存在四大顽症——— 一、文化贫血。“我要在什么情绪环境下喝你的酒?”金六福公司的销售人士称,文化营造是一把金钥匙,金六福之所以不断在广告中推出喜庆概念,就是给人灌输:办喜事喝金六福的印象。而重庆白酒鲜有氛围营造,如一款知名白酒,虽说号称代表古代某个朝代的文化,但似乎缺乏营造喝酒的环境。其他白酒几乎都没有注重文化内涵挖掘。白酒,其实是一种情绪化消费品,可以帮助厂家打开消费者的情感之门。 二、定位不清。说到营销定位,高档酒如茅台提出了国酒的概念;低端如二锅头也“俗”得妇孺皆知。重庆大多数白酒虽标榜自己“显贵”,似乎营造的却是“低价买高贵”概念。人家金六福贴牌五粮液,怎么不卖五粮液的价呢?此外,白酒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消费特征,不同地方消费特点不同,比如江津老白干,确实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由于之前的知名度影响,“老白干”在新兴地方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远远小于市内。这就需要企业做出清晰的市场划分,将底端品牌与高端品牌进行明确的切割。 三、渠道散乱。重庆白酒业营销现状是过多依赖代理商,其所关心的是如何找到市场,如何迅速地利用经销商的网络资源,尽快地把产品转换成钱,而对网络建设和市场维护没花更多心思。这,正是大部分重庆白酒长期只能龟缩在区域市场,成为“地头蛇”的致命原因。 四、产业政策缺失。官方资料显示,尽管重庆白酒产量排名全国前三,但整个行业却仍是踯躅不前,其重要原因,就是重庆一直没有一个针对酒业发展的总体产业政策出台,任凭行业自生自灭,自我拯救,丧失了做大做强的实践与机会。 此外,酿酒企业人才缺乏,也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不过,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江津酒厂公司董事长李树明似乎早已成竹在胸,“你只要看一看我们从老白干到金江津·元帅酒一路走来的脚步,就可以相信我们正在追赶川酒的脚步是不会停下的!” 是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想当年秦池、孔府家的幻影,再看看今天元帅酒的崛起,谁又说得准呢? | ||
来源: 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