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
培育软实力比培育硬实力更为重要和艰难。现在,许多国内大企业都有进军世界500强的梦想,但注重的往往是产值规模。与世界优秀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通过拉郎配拼凑起来的“企业航母”,从表面指标看差距似乎不大,但以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则有天壤之别。
不断提高竞争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要诀。如果把设备、厂房、资本、人员、产量、利润等比作企业竞争力的硬件或硬实力,那么,以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信誉、品牌意识、服务理念、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等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企业文化就可以视作企业竞争力的灵魂,即软件或软实力。后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管理和运行状况的一面镜子。
经验表明,增加产量易,提高品牌知名度难;做大易,做强难。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一流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须扭转偏重硬件、忽视软件,注重生产、轻视文化的传统思维惯性和做法,把培育企业文化当作企业做大做强的力量源泉和关键环节。其次,不断学习、积极创新是企业文化之树长青的根本所在。时移世异,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经营条件等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企业的应对策略乃至思维方式、组织方法等也需相应调整。因此,打造企业软实力,不断学习,积极创新,是企业文化积累和完善所必须的。否则,企业就会落后、倒退,甚至被淘汰。
文化唱大戏,宣传更有力
企业软实力并不是搞搞企业文艺之类、活跃企业内部氛围这样简单。企业在市场客户和消费者中的形象如何,并不是你自己说算就能算的,必须要获得大众的认可。企业领导层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企业软实力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将为企业软实力的具体落实打下良好的支持基础。企业软实力传播的方式也很多,其中最直接快速的传播途径是媒体传播。现代经济规律有一个重要内涵:形 象即是生产力,知名度即是生产力。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人,只要你的形象好了 ,知名度高了,外来投资就会增多,人才、技术就会涌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尽管宣传工作本身不直接 产生生产力,但它可以通过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的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对经济社会 发挥着间接的、十分重要的、更为深远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宣传也是生产力。
农业时代是牛的速度,工业时代是飞机的速度,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光的速度!过去在50年代,人们临走的时候,相互留个通信地址;80年代,人们临走的时候相互留个BP机号、座机号;90年代,人们相互留个网址和E-mail。如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大家互相加微信,这就是时代的发展。 网络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它是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革命性的重要工具,它也因此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传统媒体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被人们称之为“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其次,企业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渗透同样也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发展软实力,应该在以企业文化为中心的基础上开唱大戏,走多元化高素质全方位的企业宣传之路。
善用地方资源 开启光明之路
在商言商我们要研究客户的客户和客户家人的家人(朋友的朋友)。假设,当地某主管机构就是我们的客户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要在当地开展业务必然要和相关主管部门处理好关系,取得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如借助媒体朋友在某个节点在适当的时机邀请记者对相关负责人做一次专访即是软实力的一个体现,又是一次很好的公关。
强势品牌 保护知识产权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企业在向客户提供卓越产品的的同时,也传递一种品牌的信息,品牌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生命力,品牌做好了就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质量和数量,也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了的具体体现。一个地方品牌越多,就越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人民的自豪感。品牌问题直接涉及到一个企业的产权问题,现在许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不择手段擅自篡改、顶用和模拟许多知名企业的商标权与知识产权。而某些部门的先入为主的登记方式,造成了许多知名企业在商标以及知识产权问题上的严重侵权。而最终导致知名企业步履蹒跚,知名商标用了几年而因为经营不善停用的尴尬局面。作为一个企业,如何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是企业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今天,合理的开发并建设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发展的第二只手。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软硬兼施,既重视企业设备、厂房、资本、人员、产量、利润、规模等硬实力的建设,更要注重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科学管理、品牌战略等软实力的打造,以此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推进企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例如:企业研制出一项新产品,某一部分技术创新容易被破解和仿制,而其他部分不容易被破解的产品制造工艺和流程。对此,企业应将技术创新部分申请专利,对不容易破解的产品制造工艺和流程作为秘密保护,即便他人以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同样的产品,由于不能使用该产品的注册商标,同样不能占领市场,打开销路。必要时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懂法律的人士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