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务院出台8项措施稳定奶价

2007-10-09 10:42 白酒

  在“肉价”逐渐平稳之际,“奶价”的潜在波动隐患开始显现。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国务院目前已出台8项措施稳定“奶价”。

  对于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上述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确保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今年年底前落实到位,确保奶农得到政策实惠。

  “当前,要把避免奶业大起大落作为紧迫任务,把中央的政策措施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狠抓落实,确保奶农得到政策实惠。”该负责人称。

  补贴范围扩大

  发改委指出,去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上奶牛养殖效益大幅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宰杀母牛犊现象,此种现象已严重影响奶业的正常发展及奶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措施与平抑“肉价”、恢复“生猪”生产十分相似。包括财政补贴、疫情防御以及饲养保险、贷款等金融措施。

  发改委表示,首先将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补贴范围由目前北方地区奶牛头数1万头以上、南方地区奶牛头数5000头以上的181个重点县,扩大到全国。此外,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每头一次性补贴500元。

  在信贷金融方面,除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之外,对于非主观因素发生还贷困难的奶牛养殖农户,其逾期贷款视困难情况予以展期。 

  各环节问题集中表现

   在分析“奶价”波动原因时,发改委指出,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但更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

  事实上,据业内统计,从2002年开始,“奶制品”价格始终处在波动状态。发改委特别指出,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一般奶农缺乏话语权是根本原因之一,市场上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奶农合作组织发育滞后。

  一位业内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乳品企业对奶农利益的侵占日趋显著,导致奶农饲养积极性下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倒奶、杀牛现象。尤其今年以来,全球基础饲料的价格上涨近一倍,国内生奶的价格由于缺少一个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而难以随之浮动。

  而在乳品加工企业方面,近几年恶性竞争加剧,市场秩序不规范。据统计,全国乳品加工企业已达1600多家,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只有60%。企业抢占市场,捆绑销售,低价倾销行为过多。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方式还较为落后,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我国户养奶牛规模小,20头以上规模养殖仅占29%,良种覆盖率只有44%,平均单产3。9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原料奶质量亟待提高。

  完善产业政策

  针对上述问题,发改委近期将致力于完善奶业产业政策。其中内容包括,对新建和扩建乳品加工项目取消备案制,统一实行核准制,并将与之配套的奶源基地建设作为项目核准条件之一,对已建、在建、拟建项目进行清理。

  另据发改委透露,农业部门将负责抓紧编制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落实支持奶业发展的各项资金,商务、质检等部门要加大乳品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保监会要督促保险公司尽快开展奶牛保险业务等。

  发改委还表示,总体看我国奶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虽然近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00公斤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进程中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的表现,而并非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