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中国酒业关键词

华夏酒报 2008-01-03 09:31 白酒
渠道 背景: 2007年,关于酒类销售渠道的种种话题成为坊间关注的热点。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厂商之间越来越青睐于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互补。在这种新型理念的推动下,白酒企业相继亮剑自己的新型厂商合作模式:五粮液推出品牌经销商联盟,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寻求强强

渠道
  背景: 2007年,关于酒类销售渠道的种种话题成为坊间关注的热点。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厂商之间越来越青睐于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互补。在这种新型理念的推动下,白酒企业相继“亮剑”自己的新型厂商合作模式:五粮液推出“品牌经销商联盟”,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寻求强强联合的战略态度;茅台则借助于“茅台俱乐部”这种形式凸现自身国酒的品牌文化优势,使之与经销商的终端优势形成互补和互动;而丰谷的千万资金创业基金计划更是在业内产生了轰动效应,为目标市场空间里的经销商进行如此大力度的前期支持,这体现的已不仅仅是在追求初步的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互补,更是厂商之间“共赢”理念的一种深度化、具体化体现。

  解读: 新的厂商关系本身就是重新构建了一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再造与增值。当然,品牌经销商联盟或者茅台俱乐部并非适合所有品牌进行操作,包括丰谷千万资金创业基金计划这样的大手笔也不是任何企业可以直接借鉴的。这三个案例之所以被广泛地联系起来并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其核心意义在于其昭示了酒类销售渠道革新的一种方向和基调,同时也为后来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华夏酒报》记者/刘岩】

 

  健康饮酒

  背景: 早在2005年,茅台就喊出了“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的消费理念。季克良曾提出,欧洲在推介自己的啤酒和葡萄酒时说,啤酒是“液体面包”,葡萄酒能软化心血管,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出茅台有益健康的事实?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也一直在倡导和呼吁行业建立类似茶道馆的酒道馆,让消费者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品尝美酒、体验传统酒文化。他认为酒道文化可以包涵白酒的历史文化、工艺香型、感官品评、包装艺术、品牌内涵、传播理念和营销特色等,而最佳的载体就是中国特色的酒道馆,从而塑造白酒全新的文明健康消费理念。当然,这不能急于求成,市场需要一步步的铺垫,一步步的引导。

  解读: 酒是情感的载体,逢年过节、婚庆典礼都离不开酒的烘托,“无酒不成宴”。但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酒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作为酒类企业,倡导“健康饮酒”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健康饮酒首先要在酒本身上做文章,比如加大低度白酒的推广,倡导健康饮酒方式,从配餐、喝酒的方式上加大宣传力度等。引导消费者适量饮酒,在酒牌上注明“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等劝说语,规范标示普通正常人每顿的饮用标准,倡导健康饮酒;从营养学方面,指导消费者饮用白、黄、果、露、啤酒时,如何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等等。 【《华夏酒报》记者/李洁】

  联盟

  背景: 2007年,流通领域的酒商联盟,生产领域的酒业联盟在各个地区遍地开花,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联盟组织的规格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五粮液力推品牌运营联盟,中原糖酒会催生“中部酒业联盟”……从行业龙头到强势生产板块,都开始对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展开积极而有益地探索与尝试,在探索与尝试的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合作发展经验。而始于2006年的中国酒业创新发展联盟在2007年更是发展迅速,逐渐成长为一个架构于产、销、管、配套、专家等酒业各链条之间的交流平台。该联盟除了给成员提供大量商机信息之外,还有利地推动了企业之间、经销商之间以及厂商之间新型发展理念的不断成型。

  解读: 联盟合作这种组织形式一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数量、规模上的攀升,而且更具行业意义的是,这种态势传递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成为厂商二者共同的目光焦点,长时间以来存在于酒类行业中的恶性竞争有可能在联盟理念的带动下找到一条最根本的解决之路。相信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深入与成熟,行业发展的理性化和健康程度必将越来越高,酒类市场的一条新型发展轨道将日益浮出水面。             【《华夏酒报》记者/刘岩】

  食品安全

  背景: 在国外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一片质疑声中,“食品安全”成为了国家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7年8月17日发表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从食品生产和质量概况、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进出口食品的监管等方面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作了介绍和说明。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人全面介绍国内食品安全情况。

  同时,为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任组长。该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8月22日和8月27日分别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各项工作。并在12月10日就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验收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验收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于12月25日前完成。

  解读: 2007年,“食品安全”成为媒体曝光程度最高的名词之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吴仪副总理的亲自挂帅,昭示了国家关注民生,提高食品安全的决心。同时,农村食品安全也被提上日程。为迎接奥运的到来,向世界展示中国食品质量整体水平,一系列食品监管措施也将陆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整顿热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华夏酒报》记者/姜江】

  标准

  背景: 2007年,备受关注的葡萄酒新国标尘埃落定。经过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国标在GB/T 15037-1994《葡萄酒》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修订,严格规定了原料、原产地、生产年份、品种等内容。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在被推迟一年后,终于在2007年10月1日得以强制实施,酒类产品必须使用更为规范、明确的产品标示。

  2007年,白酒香型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几个新香型的标准相继出台,值得一提的是由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起草的“芝麻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经国家发布,并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从行业标准到国家标准,一系列标准的陆续出台使得2007年成为名副其实的“标准年”。

  解读: 2007年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应证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俗语,只有在“规矩”的规范下,行业发展才能更加有章可循。标准的相继完善与出台,是酿酒行业成长与日渐成熟的表现。诚然,标准出台是好事,但重要的是标准出台后的监管与落实。若监管与落实不到位,再好的标准也只能沦落为“一纸空文”。

  【《华夏酒报》记者/姜江】

 回归

  背景: 200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国的酿酒行业也涌现出知名企业回归主业的鲜活事例。12月7日,古井集团董事长、总裁曹杰以“全面提升、振兴古井”为主题,作了古井集团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回归、振兴、调整、提升”八字战略方针,引导古井回归白酒主业,力争让古井重返中国白酒企业的前列,“回归”昔日的辉煌。同时渴望“返璞归真”的还有在涅槃中重生的酒鬼酒,以及涉及大麦芽等多项产业的甘肃莫高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涉及房地产、制药、制革等多种产业的安徽金种子等都开始加大对酒这一主业的投入力度,向主业“靠拢”。诸多酒类企业回归主业,使2007年行业关注的目光从多元化集中到专业化。

  解读: 2007年,中国酒水企业的回归,改变了以往的“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多元化道路,将有限的注意力和有限的资源回归主业。酒类企业跳出酒界搞 “多元化”,往往造成人才、资金跟不上,使成功的几率降低。“回归”的本质更是一种品牌的回归,这种回归使酒企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使企业找到了品牌发展之源,这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

  【《华夏酒报》记者/姜江】

  环保

  背景: 在地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气候逐渐变暖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下,人类不得不反省自身。作为酿酒行业废水和污染物排放大户,2007年,啤酒、酒精企业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之一。2007年4月,甘肃天水啤酒厂污染天水水源被责令停产的事件,使啤酒企业引以为戒,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2007年,循环经济在啤酒行业得到进一步推广。

  2007年5月至10月,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出针对酒精等落后生产能力进行淘汰的一系列通知,确定“十一五”期间,酒精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60万吨,淘汰高温蒸煮糊化工艺、低浓度发酵工艺等落后生产工艺装置,及年产3万吨以下企业(废糖蜜制酒精除外),同时发改委还要求地方管理部门分地区、分年度报送及实施计划方案,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并禁止新建的酒精生产线(燃料乙醇项目除外)。国家针对啤酒与酒精行业等一系列重污染行业实施强硬措施,向社会提出警示,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的付出为代价。

  解读: “环保”与“食品安全”一样,在2007年是聚焦目光最多的两个字眼,国家使用强制手段对重污染企业进行关闭及淘汰,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更是响应了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对整个酿酒行业而言,如何提高企业节能降耗,加强节能减排的开展,提高企业技术含量,降低能耗也成为啤酒行业逐渐普及、酒精行业不断提高的重要内容。

  对于酿酒企业而言,注重环保不仅是关乎自身利益的行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华夏酒报》记者/姜江】

  奥运

  背景: 北京奥运会临近,国内各企业都想借此空前未有的大好时机赚个盆钵罐溢,在酒类品牌中,中粮酒业有限公司在中国葡萄酒行业脱颖而出,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葡萄酒独家供应商”,先后推出了“喝彩2008” 奥运纪念酒及系列套装、“相约2008”奥运纪念酒,长城葡萄酒成为唯一正式用酒。同时,青岛啤酒也得到了本届奥运会的独家赞助权,在奥运宣传口号上,青岛啤酒的“激情成就梦想”在消费者熟知度上排在首位。各白酒企业为喜迎奥运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北京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推出瓶体为龙形图案的“盛世欢腾”奥运典藏酒博弈奥运市场。从“好日子离不开它——金六福酒”,到“中国人的福酒”,再到“奥运福、金六福”,以至“我有喜事,金六福酒”等等,金六福酒虽然并非奥运营销企业,但其营销手段的确值得借鉴。还有很多酒企业通过“事件营销”、“公益活动”、“促销活动”等奥运营销来传播品牌、提升销量。

  解读: 如何借势奥运,助推品牌?这里的借势也得讲策略,并非每个企业都能沾上奥运的光,说白了“打擦边球”还得看你如何打。在市场营销中最为徒劳的就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观念。对于奥运营销企业而言,所有的营销活动无疑是希望将自身的品牌主张和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当被赋予了某种符号而这种符号又能够被消费者所乐于接受的话,企业的奥运营销那就成功了。    【《华夏酒报》记者/刘岩】

  国际化

  背景: 2007年5月13日,由《华夏酒报》主办的’07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黄酒国际化的论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我国黄酒行业目前普遍存在国际化环境氛围营造不足、生产规模不足、宣传推广形式不足、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这必将直接影响到黄酒业的国际化进程。

  与传统的黄酒国际化“味道”不足相比,白酒、啤酒、葡萄酒的国际化战略已经提到了具体日程。去年以来剑南春动作频频,先是与国际奢侈品巨头轩尼诗重组“文君酒厂”,后是牵手瑞典洋酒商vin&spirit成立合资公司。经过轩尼诗和剑南春的重组后,新换上外资身份的文君酒厂资本实力猛增,文君酒将借收购之机重返一线品牌。10月,青岛啤酒在泰国设厂的计划得到董事会批准,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94亿元人民币,青啤此举标志着我国啤酒业实现了由简单出口贸易向国外当地生产的转变。此外,早在2007年年初,张裕、王朝、长城三大葡萄酒厂商纷纷明确表示,三大厂商的国际化不会因任何原因停止,而张裕与王朝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战场扩张到了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

  解读: 虽然黄酒的国际化之路尚需时日,但是《华夏酒报》率先提出的黄酒国际化之路,让一些黄酒企业开始用国际化的思路去思考行业的生存以及企业的发展。知名白酒和国际企业合作的步伐也在加快,而本身作为国际酒种的啤酒、葡萄酒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更足以说明了中国酒类企业走出去的勇气。其实,国际化不仅是将产品卖到国外,更重要的在于企业家国际化的视野、遵循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的市场规则以及企业自身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

  【《华夏酒报》记者/李洁】

  责任

  背景: 2007年11月,茅台集团在贵州省“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向贵州省慈善基金会捐款130万元;中粮酒业三大酿酒厂分别成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长城一村”的顺利竣工,使蓬莱的葡萄果农彻底告别了昔日低矮破旧的小平房,住进了能通自来水、能用太阳能宽敞明亮的楼房,使得农民在不离开土地的前提下实现了城市化生活方式;帝亚吉欧积极赞助“酒与社会”论坛,提倡理性饮酒;英博啤酒集团则成为中国社会责任推广中心首家递交《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一个大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解读: “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责任本身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对于企业来说,最核心的社会责任是产品和生产力,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要受到商业道德、社会道德、环境等多重影响。因此,只有考虑到责任,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华夏酒报》在2007年所倡导的“责任营销”即是企业责任的重要一环,“责任营销”虽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唯一途径,却是企业取信于消费者最重要的手段。【《华夏酒报》记者/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