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北方酱香经典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挖掘“非遗”活文化

华夏酒报 2008-08-15 10:57 白酒
黑龙江北大仓集团(酒业)有限公司在向国家申请北方酱香酒酿造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对酿造工艺是这样介绍的: 北大仓酒,采取一次性投粮,连续加曲,辅料清蒸、池上堆积,酒尾回沙入窖。六轮次发酵,六排摘酒,排次发酵,周期30天,批次发酵周期6个月,分排摘酒,掐

 黑龙江北大仓集团(酒业)有限公司在向国家申请“北方酱香酒酿造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对酿造工艺是这样介绍的:


     北大仓酒,采取一次性投粮,连续加曲,辅料清蒸、池上堆积,酒尾回沙入窖。六轮次发酵,六排摘酒,排次发酵,周期30天,批次发酵周期6个月,分排摘酒,掐头去尾,按质分存。其中,入窖前采用手抓、鼻闻、口尝来判定材料的水份,酸度和摘酒技术全凭大师傅的实际经验和功夫。


     一个好的摘酒人,从酒头摘到酒尾,各段酒的酒度相差不会超过1度—2度。在北大仓的历代酿酒传人中,第二代传人之一的李万林,其摘酒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北大仓酒第三代传人之一陈云才北大仓酒第三代传人之一陈云才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说,北大仓酒好的酒头的酒度,一般都在72度—73度,中间60度左右的酒最好。李万林那一代人摘酒,靠的是尝酒味、看酒花。酒头的度数最高,刚接下来的冒大泡,叫“蛤蟆眼”;到60度左右,酒花有黄豆粒大小,俗称“大清花”;50度左右的酒花叫“高粱粒”;40度左右的酒花称“芝麻粒”;30度以下,陈云才幽默地说,如果还有“花”,那就只能是水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