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于白酒似乎是一个尴尬的命题
中国白酒有着7000年的历史,陪伴中华民族历经变迁,“历史悠久”和“经典传承”已经融入白酒的DNA之中。贸然的“时髦化”恐怕就像老太太穿超短裙跳摇滚,白白失了成熟风韵,还未见得赏心悦目。
但市场大浪淘沙,日渐国际化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脱下了长袍马褂,省却了打躬作揖,放弃了繁琐的功夫茶和长烟杆,是否还会守着热衷“考古”的传统白酒直到白头?——白酒要时尚,也不能抛弃经典,要改革,又不能丢了传统,这个“度”到底如何拿捏?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搞清楚白酒转变的世纪难题,的确需要酒企放下架子,下沉到市场,去虚心问道于市场规则的真正制订者——消费者。
时尚的深度:如何让消费者浸润其中?
根据尼尔森长期对奢侈品品牌的研究,消费者从开始接触奢侈品到形成牢固的忠诚度,一般要经历“了解——体会——浸润——推荐”四个阶段。以中国男士热捧的某奢侈品牌笔为例:消费者先是从广告或者别人口中听说这个品牌、看到周围的人(尤其是收入、地位较高的人)使用这个品牌,从而产生向往。因为一些偶尔的原因(接受礼物,或者自我犒赏)开始使用。在使用的最初阶段更多是享受这个奢侈品品牌那炫目的标识带来的自豪感:“我也用好几千元的笔”。
当炫耀带来的享受逐渐淡化以后,消费者开始注意到产品的细节,如做工上的精益求精,书写上的顺滑感受,服务上的体贴入微。
当消费者逐渐开始喜爱这款产品后,会主动去(在品牌的引导下)了解该品牌的背景,如制造工艺、历史传承、品牌故事,甚至都有哪些名人在用这个品牌的笔,进而希望去尝试同品牌的其他产品,并深入体会不同产品下同样的品牌内涵……最后,消费者自愿地被教育成了该品牌的专家,积极地向周围人推荐——不是单纯地宣扬该品牌如何高档,而是从鉴赏的角度讲出这个品牌的1234……
反观当今的中国白酒:在强大的品牌攻势下,我们不缺乏让消费者“向往”某品牌的环境。中国社交圈子的酒风也让消费者很容易“体会”各个品牌——但当消费者希望深入了解品牌背后的“源代码”时,我们是否有足够深厚的底蕴让消费者慢慢“咂摸”?——许多酒类品牌都在努力向消费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但什么样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怎样的传达方式能够让消费者浸润其中?……
广告中的一段音乐,一个镜头,包装上的一个灵动设计,酒乡的一段奇幻之旅……我们是否有拍一部意味隽永的电影那样的耐心和手法,来将消费者带入我们的故事之中?是否诚恳地听取消费者的反馈,来不断调整我们的故事,终于画出一幅完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