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但看似红火的白酒市场,其实一直暗流涌动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3-05 10:37 白酒
白酒业的浮躁状态非一日之寒。 持续近20年的高速增长,不仅让白酒业内人士的心变大了,也不断吸引着业外资

白酒业的浮躁状态非一日之寒。

  持续近20年的高速增长,不仅让白酒业内人士的心变大了,也不断吸引着业外资本涌入。即使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出现疲软态势,中国白酒业依然创造了持续繁荣的奇迹。

  2011年,白酒行业是A股为数不多取得正收益的板块之一。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6.67亿元,同比增长40.25%;实现利润总额571.59亿元,同比增长51.91%。其中净利润较2004年增长3.08倍,9年间复合增长率达23.7%。

  另据统计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白酒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131.1亿元,同比增长26.57%;实现利润总额达575.8亿元,同比增长54.08%。

  这种不受全球经济危机外部冲击、不受国内经济景气周期波动影响的亢奋景气,让不少投资人士惊呼,“中华文化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能走多远”。

  而白酒业的浮躁可以从几个维度窥见一斑。

  首先就是涨价。最典型无疑是贵州茅台(600519,股吧)(600519.SH)53度飞天酒价格月月攀升。2011年5月茅台(600519,股吧)酒专卖店标价1280元/瓶,6月份升至1380元,7月份涨至1480元,8月份售价为1580元,9月为1680元,而到了去年1月份,53度飞天茅台价格涨至历史最高位2300元/瓶。数据显示,贵州茅台10年来价格涨幅超过7倍。

  贵州茅台的涨价也对其他白酒企业形成了拉升效应,紧随其后,五粮液(000858,股吧)(000858.SZ)、剑南春等白酒企业纷纷跟进涨价。

  而涨价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白酒业的奢侈化。在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线白酒品牌中高端酒价格突破千元之时,一些区域二线白酒品牌也开始纷纷进军次高端领域,并且不断推出限量收藏酒、年份酒、窖藏酒等奢侈概念,意图抬升企业的白酒文化底蕴和高贵身份,为企业入奢正名。

  但是,拔苗助长的后果也让白酒业陷入“勾兑酒”、基酒外购及年份酒虚假等风波中。最有讽刺意味的无疑是年份酒虚假。部分区域二三线白酒品牌自身成立时间往往不足50年,却推出60年,甚至80年的年份酒。可见白酒企业跑步入奢的跃进程度。

  其次是产能泡沫。数据显示,2010年,白酒行业实现产能890万千升,同比增长27%,增速创十年之最。而据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数据中心监测,2012年1~12月,全国白酒累计总产量1153万千升,同比增长18.55%。

  白酒产量增速虽然出现回落,但受产品结构提升的影响,白酒行业吨酒价格和毛利率上升显著,利润仍保持高增长态势。基于此,无论是全国性品牌还是区域品牌,均将产能扩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

  根据公开数据,五粮液计划上马6万吨陈酿工程,贵州茅台投资6亿元用于扩产王子酒,洋河股份(002304,股吧)(002304.SZ)投资40亿元进行酿酒技改,水井坊(600779,股吧)(600779.SH)几千吨的基酒将要扩建到2.8万吨……

  而“十二五”期间,中国酿酒业产量原则控制在10%左右的增长。

  最后则是资本的涌入。近几年来,白酒业内的收购事件层出不穷,从帝亚吉欧要约收购水井坊,到洋河股份收购双沟酒业,ST皇台(000995.SZ)拟募资收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五粮液拟并购辽宁三沟酒等,再到业外资本联想控股将白酒业作为集团的一个核心产业来发展,近两年连续收购了湖南武陵酒业、河北乾隆醉酒业、山东孔府家酒及安徽文王酒业。这些事例无不表明,白酒业成为战略资本抢滩的重点。

  但看似红火的白酒市场,其实一直暗流涌动。

  虽然2009年的白酒勾兑事件、基酒外购及年份酒虚假等风波未能对白酒业根基带来致命冲击,但是,始自去年第四季度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开始对白酒业形成一定规模的打击,而限制“三公消费”、“禁酒令”无疑是对白酒业的致命打击。

  业内公认的数据显示,工作、商务应酬成白酒消费的主要原因,消费占比达到60%以上,而政务、商务需要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交流感情、娱乐和突发情况形成的纯个人支出性消费占比分别为10%、20%和10%。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喝健康”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共识,未来消费可能将更多转向低度饮料酒和葡萄酒。

  中国白酒业的拐点似乎已经到来。

  但就如同中国悠久的历史一样,中国的酒文化也源远流长,很难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看似将白酒业逼入拐点的限制“三公消费”及“禁酒令”等政策短期内杀伤力极大,但也如此前被屡屡验证的“运动式”执法一样,如果上述政策缺乏制度性的监管保证,长期影响效果应有限。

  说到底,从消费群体划分来看,白酒业也是一个政策市,行业内问题难以撼动白酒业的发展根基,政策限制的结果却立竿见影。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政策效应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