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白酒行业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6月18日,五粮液集团办公室,空气中酒香弥散。董事长唐桥与记者谈的是一个严峻的话题,“酒企太多太散,产能太大,未来三五年将是四川白酒大浪淘沙和行业洗牌的时段。”
白酒行业的大整合大重组是否会出现?
争论1:要不要大整合大重组?
现实:谁的资金链先断,谁就会被迫出局 忧虑:中小酒企真要大批出局,大企业也不会是赢家
转让68%的股权!四川恒翔酒业在西南联交所的一则公告引发业界关注。苦心经营了10年后,大股东黄忠欲将恒翔酒业“嫁与他人”。“跨区域运营和收购兼并将增多!”沱牌舍得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报认为白酒行业接下来将会是弱者消亡、强者愈强。
目前我省获得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计1375家,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省还有不具备办证条件的白酒小作坊近4000家。“销售收入在2000万到1个亿的中小企业,最容易被兼并重组。”泸州巴蜀液酒业总经理蒲遥认为。小作坊成本低,超大型企业实力雄厚;恰恰是中型企业,组织架构完善,运营成本高,一旦利润回落,将很难支撑。“谁的资金链先断裂,谁就会被迫出局!”6月19日,泸州凯乐名豪酒业总经理安维彬直言,谁都不想被兼并,但不少中小酒企资金链绷得很紧,如果被停贷,就有批量倒掉的风险。“现金流雄厚的一线酒企如五粮液等将成为未来行业兼并重组的主角。”酒行业战略咨询人士铁犁认为。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企业正在提高收购标准。“未来我们的选择会更严格。”唐桥表示,被兼并的企业应该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具备完善的销售渠道,企业产品定位不能太低,最好还具有区位优势……“鼓励白酒企业进行大整合、大重组。”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改变川酒散乱现状,促成优胜劣汰,提高川酒质量和效益都有好处,
“并非一定是川内的企业,甚至并非是做酒的企业来实施收购。”安维彬认为,联想收购泸县蜀光酒业、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等等,都说明川酒的巨大吸引力。这一轮调整期中,一定会有更多国内国际资金来“品尝”川酒。“兼并重组是必然,但不希望中小企业批量倒掉。”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酒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白酒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及税收、信贷方面的支持应该能渡过难关,如果中小企业大批出局,大企业吞并太多消化不了,到最后谁都不会是赢家。”“白酒行业整合的结果,不该也不可能是寡头独大。”白酒行业营销专家朱志明认为,超大企业做强,大批中小微企业活力四射,这才是繁荣的行业生态圈。面对行业变局,中小企业的灵活应对策略也让朱志明坚信一些区域性的中小龙头企业能实现单兵突围,走出困境。
争论2:要不要强化川酒区域品牌整合?
独孤派:做足特色小品牌才是关键 连横派:以川酒大品牌应对行业低谷
“时长5分钟,耗资300万元,我们正在拍企业音乐电视。”6月18日,刚从蜀南竹海拍摄基地返回的叙府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宗告诉记者。不少酒企纷纷减少推广费用,叙府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能放弃品牌的打造。”“川酒应抱团出击,提升川酒整体品牌形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酒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应继续推进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等的建设。“以活动和展会为平台,推动川酒集群走出去。”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包括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等活动,都应是川酒的秀场。“抱团能聚合不同特色的川酒,形成群体影响力,但消费者看重的还是个体品牌。”陈云宗认为一些公司并不刻意强调是川酒,而是强调自己是中国名酒。“感觉‘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覆盖的区域太大,囊括了所有的知名川酒,覆盖面太大是否会降低其影响力?”蒲遥说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区域太大,一些标准和政策就难以统一制定和实施,整体特色不太鲜明。
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大区域品牌的同时,市场人士认为应同时提升“宜宾酒”、“泸州酒”、“邛酒”等小区域特色品牌影响力。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应元均就表示,宜宾就在思考建立一个多粮浓香型白酒行业标准,规范工艺、规范质量,做足特色。而在泸州大渡口镇,酒镇酒庄的打造让这里汇聚了几十家酒厂、酒庄,小区域品牌影响力在提升。
打造四川白酒整体品牌,重点不在于为其戴上一个什么“帽子”,而是让其具有一些统一内涵。在知名白酒专家刘友金看来,四川白酒第一形象内涵,应该是保证质量,质量是生命线。
酒,要让人愉悦地喝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白酒学院院长张文学
我曾在日本修学多年,对中国和日本的酒消费有一定的思考。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酒的本质是什么?是让人喝了愉悦。日本酒的消费基本就是如此,大家都是为了高兴才喝的,是主动喝的。而中国不是,中国的白酒消费还是被动消费比较多。我认为中日酒消费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我们喝酒总是为了某些目的,我们喝酒在很多时候还是以把对方灌高兴甚至灌倒为目的。这样一来,白酒就让很多酒量一般的人倍感压力。如何让消费者愉悦地喝,是中国白酒行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实,你看西方其他国家,他们的酒都是可以空口喝的,可以喝着玩的。这也有酒烈度的原因。
其次,两国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也有显著区别。比如,在中国,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或者说划分一般有两个维度,品牌和价格。中国的品牌基本上是企业品牌,而日本是产品品牌。日本也有名酒评选,但评选的就是某一款产品,也就是一个荣誉而已。中国不一样,哪怕获选的仅仅是一个产品,但荣誉却是整个企业的,这个荣誉是拿国家和政府信誉做背书的,会带给企业巨大的利益,包括产品价格的上涨。所以,中国的酒企要把名酒的荣誉无限放大。
我认为日本酒行业的今天会是中国酒行业的明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酒企对消费者的态度真的应该到反省和改变的时候了,要实实在在做产品,真诚地面对消费者。
我有两个建议:第一,手工的纯粮固态发酵工艺依然要保护,尤其一些名酒厂,就要蒙着一层面纱往奢侈品方向做;第二,将固态发酵、固液发酵及液态发酵的机理性研究清楚,让机械化代替手工制作,让成本降下来,让大众白酒真的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