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律,是白酒并购的开局定式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迄今已有30余年,在这30年的时间里,我们其实走过了西方近200年的产业变革之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里,任何产业的发展轨迹都是有迹可循的。放眼全球,美国和欧洲先后经过五次产业并购的风潮。
摩根、洛克菲勒、通用汽车等是19世纪后半期,北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者,他们的事例带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趋势面前,具体厂商的命运是顺昌逆亡;第二,在集中化趋势下,唯大且强者能生存下来;第三,必须超越产品和生意的经营理念,从产业的视野和高度去思考问题。而中国目前的产业状况,正与北美的摩根时代相对应。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内,借鉴西方并购的发展理念,不仅用兼并收购来调整发展战略、扩大市场份额,并且通过并购外资企业打开国际市场、获取核心技术、发展资源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如今,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放开,外资、国资、民资的资本运作日渐成熟,整体产业的并购风潮也此起彼伏。国内如复兴国际、潍柴动力等企业通过资本并购或产业并购,已经形成了腾飞趋势。若以更为辽阔和宏观的视野来看待此次白酒产业的并购风潮,无疑会更加清晰。
中国经济造出白酒并购之势
2006年12月,世界最大的烈酒公司帝亚吉欧斥资5.7亿元收购了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完成了外资并购白酒第一案,开启了外资收购中国白酒企业的先河。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经济,形成国企、民营与外资三分天下的中国经济版图,但体制内外与外资力量的交织,最终形成了“小、散、乱、弱”的产业格局,政经环境向好,产业一涌而上,政经环境不好,产业则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国家通过行政性的“宏观调控”在其中左右互搏。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出路是市场化,也就是十八大所说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企改革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而民营资本的力量将会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所以,国家需要用重组、整合,以及企业间的并购来完成市场化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稳态结构的建立,这是由经济形势和趋势所决定的。
并购窗口期到来
白酒产业并购重组的历史趋势与宏观背景已经清晰,那么,白酒产业内部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中国白酒特殊的经营环境与产业本质是否又与其他规模型经济的并购趋势相违背呢?
在酒类行业中,啤酒行业因其规模型和标准化的大工业、大品牌属性,在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基本完成了并购重组的过程,而且这一进程目前仍在继续。可以说,啤酒行业对白酒行业来说是具有对标意义的。
1994年才涉足啤酒业的华润集团从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开始,用短短二十年时间迅速扩张为中国五大啤酒巨头之首,目前在中国啤酒市场的份额占有率超过24%。
产业上行期资本风潮的结束
回顾过去,白酒产业与十几年前的啤酒产业何其相似。中国白酒产业在2012年达到4400多亿元的规模,2013年延续增长到5018亿元,在过往的十年间,白酒产业获得了接近十倍的增长,描绘出了不折不扣的黄金曲线。而在2012年之前,一路飙涨的茅台、五粮液价格甚至成为投资保值的上佳理财产品。
受此影响,行业外的社会资源大量涌进白酒产业,中信、海航、联想等行业外资本纷纷冲入业内,代理产品、投资酒厂、建设产业园区,一系列动作可谓是如火如荼,但是随着国家领导人的更替和相关政策的出台,高端白酒的旺销势头戛然而止,整个产业火热的场面被快速切换到观望、迷茫和撤退的萧条状态。以联想控股的丰联酒业发生的人事变动为标志,产业上行期的并购整合重组的资本风潮正式告一段落。
反周期操作的时机
近期,中国证监会再次重启IPO新股发行,其中,今世缘过会,口子酒业、金徽酒预披露,白酒企业的上市窗口再次打开。产业下行期,反周期操作的各路资本再次开启了并购的征程。
在产业投资领域有个基本认识:反周期操作是产业并购整合的最高境界。能否利用未来的趋势去赢,是商界一流企业家的试金石,白酒产业的资本运作也不例外。
联想、中信等资本都是在产业周期处于高点或者向高点冲刺的过程中进入的,资产估值处于高点。由于是在市场向好期进入,市场机会的把握和业绩的提升相对容易,整合后的很多矛盾诸如总部和酒厂的关系、新老企业的文化融合、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平衡、人事的磨合等在合理的业绩增长下被掩盖。但在行情趋冷,业绩难以达标的情况下,矛盾会暴露出来,沟通成本也会剧增,产业并购整合的行为就会遇挫。
而在低点进入,产业资产估值低,并购成本低,市场环境不火爆,就需要冷静理性地对待,倒逼组织有序发育。这样,当行业好的时候,就容易迎来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