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感受哥本哈根嘉士伯 11-21

中国国际啤酒网 2012-11-21 10:51 啤酒
感受哥本哈根嘉士伯 11-21 关于哥本哈根,有两个认识这座城市的起点,一个是小美人鱼像,另一个则是嘉士伯

感受哥本哈根嘉士伯  11-21

关于哥本哈根,有两个认识这座城市的起点,一个是小美人鱼像,另一个则是嘉士伯。我几乎毫无困难地选择了后者。
  当我在仔细地观察象门(Elephant Gate)的四头石头大象身上的图案时,嘉士伯丹麦媒体与传讯副总裁Jens Bekke向我招了招手。“你是否迷惑于大象身上那个与卐字符很相像的图案?那其实是象征太阳与四季轮替的印度教符号,在嘉士伯啤酒瓶身上一度是显眼的标识之一,直到纳粹掌权之时起,才因避嫌而去除。”他一眼看出了我的疑惑所在。

 

 

尽管生产线已迁走,但嘉士伯的办公总部仍然坚守此处

  这里值得一一探究的细节多得很。嘉士伯地区(是的,这以公司创始人J.C. Jacobsen儿子的名字Carl命名,Carlsberg在德语中意为“Carl的小山丘”),一度是哥本哈根市区的边缘地带,离繁华的新国王广场(Kongens Nytorv)商业区不过40分钟步行时间,如今,这个一度对公众封闭的嘉士伯啤酒酿造基地,已经成为见证嘉士伯历史以及哥本哈根发展轨迹的游客热点。因为这家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集团之一在2008年已将其生产基地迁移到了150公里之外的日德兰半岛。
  因此嘉士伯区好比是记录19-20世纪哥本哈根乃至丹麦的工业化进程的露天博物馆。J.C. Jacobsen是一位生活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酿酒匠的儿子,在19世纪,哥本哈根的酿酒业是一门由商人把持的生意,他们以前店后厂的方式酿造和贩卖啤酒。但在感受到市区在空间、水源、原材料、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不便后,J.C.选择迁出市区,来到这处在1840年代还是一片荒芜的山丘,建立了嘉士伯,这被丹麦人认为是本国酿酒业规模工业化的开端。

 

 

象门

  “嘉士伯在2005年作出搬迁生产线的决定,某程度上只是延续了J.C.的智慧,”Jens说,“嘉士伯区在历经160年的发展后,现在已经被哥本哈根市区所环绕,J.C.在当年所感受到的掣肘,现在也同样存在。”我们此时身处J.C.的儿子Carl Jacobsen在1901年所兴建的厂房内部,目测高度有30-40米、用于煮沸啤酒的设备就放置在我眼前。在嘉士伯区的生产线关闭前,这里生产约14种啤酒与饮品,年产能达200万升,每年丹麦出售的嘉士伯饮品中有约一半在这里生产。而现在,“150公里外的嘉士伯腓特烈西亚(Fredericia)基地,年产能是425万升。”
  在这个旧厂房仍然保留的,是属于19、20世纪之交的优雅味道,包括那些流畅的设备线条,以及简约而又富装饰感的工业建筑外立面——对艺术有强烈热情和极高审美情趣的Carl,认为美丽的事物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因此他把自己收集而来的艺术品无偿地捐献给自己的同胞,包括在哥本哈根的市区四周捐赠了18座雕塑,其中包括在其逝世前捐赠的小美人鱼像。出于同样理由,他请来设计师兴建了这些美轮美奂的庞大厂房,希望嘉士伯的工人能因此受到熏陶,不断改善自身,同时酿造出更佳的啤酒。

 

 

嘉士伯博物馆内

  关于酿造出更佳啤酒这一点,我不知道当年工人们的能动性有多高,但J.C.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当我在距离Carl那宏伟的工厂数步之遥的嘉士伯博物馆,饮用着冰凉而又没有苦涩感的啤酒时, Jens继续向我解释在J.C.资助下得出的啤酒酿造技术如何改变了世界。
  “J.C.是一个非常坚持己见的人,他做任何事都体现他对质量的追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他本人在1870年代建立的嘉士伯实验室,至今仍然在使用,里面有140多名员工研究酿造和相关技术,所有的费用都由嘉士伯基金会支付,而且根据J.C.Jacobsen的意愿,所有研究得出的成果都会无偿向大众公布,这尤其体现于一项于1883年取得的成就——一项酵母技术的重大突破,当时他把这项发明无偿公开,如今,全球采用瓶中发酵技术的啤酒都需要使用这一技术,而这种酿造方式为市面上绝大部分啤酒在生产时所使用,例如淡味的中国啤酒(包括青岛啤酒)便使用了这种技艺。”
  现在嘉士伯区已成为哥本哈根的休闲新热点
  如今嘉士伯啤酒的生产过程和J.C.Jacobsen时代的做法几乎是一样的——先将小麦和水煮沸,将所有营养成分释放出来,然后加入啤酒花,再次煮沸,冷却后再加入酵母发酵,唯一不同的是酿造时间,J.C.需要半年时间才能酿出巴伐利亚黑啤,如今只需用4-6周就能酿出各式啤酒。
  甚至连啤酒酿造时间的缩短也需要归功于嘉士伯的第二代掌舵人Carl。他在欧洲大陆以及英国游学归来后,掌握到把巴伐利亚式啤酒的发酵过程从他父亲所需的6个月缩短至3个月的技术,而且仍能保持啤酒的高品质。不幸的是,尽管父子两人都对科学有极大的热爱之情,但两人的性格亦都非常强硬。J.C.对儿子的新技术非常抗拒,也不屑于Carl推广的市场营销技巧。最终,J.C.要求儿子离开啤酒厂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