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啤酒进入中国之后有过哪些名称?

北京日报 2013-09-04 11:09 啤酒
啤酒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也经历了不同的叫法,从beer、皮酒、脾酒到啤酒的演变。 1900年,俄国
    啤酒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也经历了不同的叫法,从“beer”、“皮酒”、“脾酒”到“啤酒”的演变。
 
  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在哈尔滨开办了我国第一家啤酒厂,那时还没有“啤”字。啤酒一词英文为“beer”,后为了销售的便利,市民以及商家便把英文的“beer”音译为“皮酒”。在广州首家国际性啤酒博物馆里,可以看见一幅清末的啤酒广告画,画上是几个穿着古代装束的男性正在畅饮啤酒,画的上方写着“万字皮酒”。另外,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20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也写到:“我便拿了一个外国人吃皮酒的玻璃杯出来。”
 
  大概是“啤酒”有养肝益脾之功效,“皮酒”一度又被称为“脾酒”,表示常喝“脾酒”可以养肝益脾。后来,人们认为“皮”和“脾”字都不太妥,因为啤酒乃用口饮用,于是按照我国古代造字法中的形声字,以口为形旁、卑为声旁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啤”字。据考证,“啤”字最早是青岛人发明的,时间大概在1910至1915年左右。1922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岛概要》中,开始用“啤酒”一词,之后逐渐在国内流传使用。
 
  “啤酒”一词诞生后,更多的国民开始接受这个外来酒种。但是,中国的啤酒业发展十分缓慢,当时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麦芽和酒花都依靠进口,到1949年,我国只有七八家啤酒厂,啤酒年产量只有7000千升。而到1988年年底,全国啤酒厂家达到813个,总产量达662.7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德国。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啤酒行业总产量继续增长,达到4898.82万千升,而啤酒大国德国的销量却不断下滑,仅有983万千升,可见中国已经踏入了啤酒生产大国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