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葡萄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尼尔森调查公司和英敏特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十年前,全球有机葡萄酒出口总量不过50万升,2013年,全球有机葡萄酒的销售增长超过非有机葡萄酒。在全球,种植有机葡萄的最佳黄金产地是在北纬38.09度,而有机葡萄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自然条件是先决,消费者认同是关键。
有机葡萄酒是指获得“有机葡萄酿造”认证商标的葡萄酒,特别强调纯天然性,葡萄需来自有机葡萄园,必须连续3年采用天然的物质做肥料,如海藻、牲口粪便和植物混合肥料,并以人工采收葡萄。
北纬38.09度
提到葡萄酒,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法国,法国葡萄酒独步天下的秘决就是地理位置和品种。北纬35度至50度附近是种植葡萄最佳的地带,而北纬38度09分是最佳地带中的黄金地带。
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照的反应很敏感,对热量要求也很高。北纬38度线上,夏至时,北纬38度线的昼长可高达14小时48分。目前,我国在发展葡萄酒品牌与文化方面也开始逐步成熟,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新疆天山北麓、宁夏贺兰山等酿酒葡萄产区,与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地区都位于北纬35度至50度之间。
新疆天山北麓位于北纬44°,在酿葡萄酒的最佳产区范围。胶东半岛的烟台产区,属渤海湾半湿润区,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地理条件十分适合葡萄的生长。位于北纬38度09分的甘肃河西走廊武威,自古以来就以古凉州的葡萄美酒酿造闻名于世,这里光能资源丰富,较我国东部产区丰富,更有利于光合作用。中国著名葡萄种植专家李巍曾表示:“将来在中国土地上要生产精品葡萄酒,须向西部发展。”
以河西走廊的葡萄酒产区来讲,其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高出法国波尔多1000多小时,葡萄穗大粒饱,着色好,香气浓郁。昼夜温差大至15℃,高于波尔多6-9℃,加上气候干燥,能够抑制葡萄病虫害,土壤又多含矿质元素,土壤结构疏松,葡葡成熟很充分、糖酸适中、无病虫害,特色突出,有利于葡萄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野蛮生长”的有机葡萄酒
随着国人对葡萄酒的日渐熟悉与市场的消费培养,有机葡萄酒作为精品葡萄酒,消费群在不断的增长当中。所谓有机葡萄酒,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技术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培育出来的葡萄酿造而出的葡萄酒。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季风型气候,完全不同于地中海式海洋性气候,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满足各种方向的葡萄生产。葡萄酒生产分布于26个省、市、自治区,葡萄栽培总面积628万亩(酿酒葡萄80余万亩),葡萄总产量627万吨,葡萄酒生产企业约500家,大多份额被张裕、长城、王朝和威龙四个品牌占据,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1.87%。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人均葡萄酒消费是1.5瓶,远低于国际水平,从产业结构上来说,葡萄酒占比11%,市场尚有巨大空间待挖掘。
葡萄酒充满艺术色彩,其发展史包含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爱情等多方面因素,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相当一部分来源自依赖于对葡萄酒产地的观光旅游,而这也能同时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传播当地的人文以及葡萄酒相关的风情世故。
品质与文化的“水乳交融”
中国现代的葡萄酒一直在不断学习欧洲葡萄酒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更多需要将葡萄酒融入中国文化,将有机葡萄酒的品质与文化特色相融共生,以中国特色应对葡萄酒的西化。
很多消费量者热衷于西方葡萄酒,而实际上,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葡萄的种植及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文人墨客都是它的忠实粉丝。有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情,也有刘禹锡《葡萄歌》:“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的好饮善酿。
自东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酒带到中原,元代时葡萄大面积种植,现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瞩目的葡萄产区。以甘肃为例,隶属于甘肃商务厅的甘肃酒类商品管理局曾连续三年在兰州、嘉峪关、武威等地连续举办多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将专家研讨葡萄种植技术、酒庄招商引资、媒体推动葡萄酒产业关注度、公众了解葡萄酒文化等环节进行融合,不但使有机葡萄酒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也间接地带动了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