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黄岛区查处486瓶无中文标签红酒
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进口葡萄酒的销量也是水涨船高。近日,黄岛区食药监局整顿辖区内葡萄酒生产和销售环节,开展严厉打击制售低劣红酒专项检查,在保税区内某商家查处486瓶无中文标签红酒,货值两万余元。
3月中旬,黄岛区食药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葡萄酒市场整治活动。保税区食药监管所执法人员在巡查至某公司时,在该公司仓库内发现4种81箱共计486瓶葡萄酒无中文标签,且正在销售。执法人员要求查看这批红酒的相关证件,公司负责人当场提供不出该宗葡萄酒的卫生证及海关进口报关单,也提供不出该宗葡萄酒的进货台账。
执法人员经查看销售记录及进一步核实得知,这批葡萄酒系该公司2012年从法国波尔多产区进口,共进口95箱,截至目前售出14箱共计84瓶,还剩81箱共计486瓶,货值两万余元。
据执法人员介绍,中文标签是进口葡萄酒的“通行证”。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进口葡萄酒按规定要贴上中文标签,标签所包含的常见内容有以下几项:葡萄品种;葡萄酒名称;收成年份;等级;产区;装瓶者;酒厂名;产酒国名;净含量;酒精浓度;经销商信息等。
经对该公司负责人询问得知,这批葡萄酒之所以没有贴标签,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嫌贴标签麻烦,另一方面有客户更喜欢不加中文信息的进口红酒,也是为了满足不同购物人群的需要。
执法人员根据相关法律,现场对该批486瓶红酒进行了查扣,并联系专业的抽检公司进行了抽样检验,以检测红酒的质量。不久后,检测结果反馈显示,该批次葡萄酒质量符合国家进口葡萄酒质量标准。食药部门随后依据《食品安全法》,对该公司经营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预包装葡萄酒,不能提供所进口葡萄酒的进货查验台账的违法事实进行了立案处罚。
执法人员介绍,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辨别原装进口红酒,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就是看经销商是否有“三证”,即酒瓶上规范的中文标签、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卫生证和海关进口报关单。
黄岛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前期的摸排检查情况来看,黄岛区的葡萄酒生产和销售环节还有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存在,这对缺乏法律常识的商家是个潜在的经营风险,对普通市民的利益也可能产生损害。下一步,黄岛区食药监局将加大对商家生产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特别是标签标注不规范的情况进行整治,以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让各大商家实现合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