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新屯子新上人参酒生产设备
抚松县新屯子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依据各村资源优势,以野山参种植专业村大东村为引领,抓好其它村“一村一品”的建设推进工作,带动南岗村以灰苏子种植为主,新屯子村以绿色蔬菜为主,黄泥村以项目加工为主,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
“绿色银行”利息丰厚
上世纪70年代末,新屯子镇大东村农民陈洪早经过摸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人参归山还林,希望留给后人”的生态经济新路。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抚松县新屯子镇大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以发展林下野山参为主的专业村,全村278户有205户从事林下野山参种植,占全村总户数的74%,林下野山参面积突破2500亩。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大东村的林下野山参陆续作货,参农们选大留小,或卖水参、或加工成干货进行出售,有好多走南闯北的能人成为经销山参的经纪人。现在,大东村农民的子女上学、建房、结婚等费用一点也不愁了。
“灰苏子”为农民“加油”
新屯子镇南岗村地处二道松花江边,地少人多,无霜期长达145天,适宜高产作物特别是油料作物生长,所产大豆出油率极高。2000年,村委会根据市场需求,引导村民开始试种苏子、白苏子、灰苏子,都获得高产,外地客商以3.8元/斤高价收购,但客商因种植面积少而感到惋惜。为保证投入少、收益高的灰苏子的种植业,村委会和客商签订了种植协议,每年必须保证至少200亩的种植面积,越多越好,保底价3.8元/斤。在连续几年里,村里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600多亩,每年的产值在60多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223元。今年,南岗村灰苏子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400多亩,种植户占总户数的65%。南岗村是少数民族村,用苏子叶腌制朝鲜族风味菜又是一绝,劳作一天的妇女们,把摘来的新鲜苏子叶腌成风味小吃,放置一段时间后拿到市场上进行出售。苏子油除了可用作工业原料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南岗村的一些种植大户们在政府的鼓励下,正在准备筹建一个股份制榨油厂,把苏子的种植发展成为一项产业,为致富路上的农民们“加油”。
“绿色”菜篮子摘掉穷帽子
新屯子村是新屯子镇的南大门,地处黄泥河上游河流两岸的狭长地带,地少且多为坡耕地,粮食产量低,人均收入居各村之末,是全镇最贫穷的村子。穷则思变,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带动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一场以种、养绿色无公害肉、菜的绿色“革命”,丰富市场菜篮子。
在镇村的扶持下,刘金星、吴仕云夫妇首先做起了生态猪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发展到年出栏500多头、存栏152头的规模,所产生态猪供不应求。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18户村民发展起了生态猪养殖,这18个养殖户年出栏均在70多头,同时带动了22个散养户。生态猪养殖规模的发展壮大,给周边市场带来稳定的客源,屠宰户按时蜂拥而至,选购自己看中的目标物。
丰富的圈肥,为绿色蔬菜及农作物种植奠定基础。在河流两岸、沟谷地带建起了大棚,种上了反季节无公害绿色蔬菜:黄瓜、韭菜、西红柿、甜玉米、香瓜、豆角等。所产新鲜果蔬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外销周边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出效益,绿色“菜篮子”摘掉穷帽子。
加工项目多,就业位置多
黄泥村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最大的村子,农村人口1700多人,新兴社区2700多非农人口。以项目加工为主的企业有3家,旅游项目1家。
新屯子镇商贸公司于2007年对厂房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扩大经营品种,在人参综合利用上有所突破,年加工人参30吨,人参糖2吨,为本镇人参种植户解决了部分人参销售问题,创造就业岗位150余人。
晟安生态人参有限公司是镇委、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了原三参场人参加工厂,新上人参皂甙提取分离及人参酒生产设备,年加工人参90吨,生产人参系列糖果12吨,实现就业300人次。
抚松县康达保健品有限公司是2008年在镇政府努力下,促成了香港客商李孝景与通化客商马俊生的合作,先后开发了山参、西洋参茶系列保健品,今年投资引进刺五加保健茶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能力可达150万盒,解决就业450余人。
新屯子森江缘旅游山庄,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日接待旅游人数200多人,实现就业35人。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振兴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