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能否再现当年之勇?
曾经的国内乳业老大光明,如今已落到伊利、蒙牛之后。主营业务的分散终于使光明觉醒。近日,光明完成了对非主营资产的剥离,将其可的便利店零售业务81%的股权全部转让出去。
11月27日,光明乳业发布转让股权进程的提示性公告,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81%股权的转让事项已于11月22日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完成产权交割手续。此次交易的转让价格为2.268亿元,相当于可的便利店前一年盈利的25倍。
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表示,出售可的便利店股权,不会对公司的产品销售产生影响。公司目前拥有1万多个销售网点,可的便利店只有300家,公司产品今后仍然会通过可的便利店销售。另外,将可的便利店股权转让,有利于光明食品集团统一整合零售渠道资源,这些资源反过来也有助于光明乳业在上海地区的销售。
光明此举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记者从光明乳业公开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获悉,此前光明的利润主要来自乳制品和商业零售,而商业零售主要是上海可的便利店提供的营业额。虽然可的便利店是业内少数几家能做到盈利的企业,但光明对可的便利店的运作,主要是作为商业业态来做,而非作为其乳业的主要营销渠道。由于可的便利店与主营业务——乳业缺乏关联,难以助推主营业务的提升,光明一直未把便利店列入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之中。
根据光明乳业2006年年报,去年可的便利的零售业务收入为15.9亿元,同比上升9.4%,但是毛利率却略有下降。这意味着便利店的成本已上升。此外,从长远看,便利店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平均利润率很可能还将进一步降低。这份非主营资产或多或少地牵扯了光明的一部分精力。
在2002年8月光明乳业上市前及上市之初,光明保持着销售额全国第一、液态奶市场第一、酸奶市场第一、收奶量第一、盈利能力第一等多项优异纪录。但是这一情况从2003年开始发生变化。光明乳业这个曾经的全国乳业老大,开始被伊利、蒙牛两家后起之秀超越,尤其表现在销售额与利润总额上。而于今年初开始实施的乳业“禁鲜令”,更是对以“鲜”为代表的光明等巴氏奶阵营的沉重一击。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常温奶借此再次把常温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至70%以上。至今,光明的状况尚未得到扭转。光明乳业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3496.5万元,同比减少68.10%。
就在光明被伊利、蒙牛远远甩下,巴氏奶日渐萎缩之时,不久前,《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发布。通知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巴氏奶可以标“鲜”。“禁鲜令”的取消,对于一直坚守巴氏奶的光明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中国奶业协会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明果断地将非主营资产剥离,从零售业中抽身而退,使其乳业的主营业务更加清晰,而专注乳业这一核心业务是其真正的意图。取消“禁鲜令”,为光明做大做强加重了法码。
通过转让可的便利店获得的2.268亿元,以及达能与光明分手时付给光明的 3.3亿元补偿款,光明的营运资金将得以充实,资产的流动性也将大大增强。据了解,光明乳业的液态奶布局已开始全面发力,在“回归新鲜”旗号的倡导下,公司产品全线覆盖高中低端。根据光明的“新鲜放量”计划,每年要以超过30%的幅度增长,5年内达到华东与华东以外省市销售收入份额各50%。在光明的“老家”上海,与全国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形成对比,尽管光明丢掉了国内乳品第一的桂冠,但它在上海仍是一枝独秀。与此同时,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截至2006 年上半年,光明牌新鲜牛奶在全国的占有率为35.4%,光明牌新鲜酸奶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8.1%,均排名第一,而其新鲜产品的总量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则高达22.3%。
然而,光明的计划能否使目前的乳业格局实现逆转,尚不可得知。但可以证实的是,2006年3月光明乳业股改之时,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竞争者都想收购光明的股份,不过最终没有一家得手。这足见光明对于这两家业内竞争对手的重要性。而伊利、蒙牛等以“常温奶”为主体的企业,也并未完全放弃涉足巴氏奶。有消息称,伊利在苏州的酸奶厂已于去年底正式竣工,而蒙牛在安徽马鞍山建立的现代牧场,就是希望能用巴氏奶和光明抢夺上海市场。
据专家介绍,巴氏奶的关键是冷链建设。一个完善的冷链体系需要相当大的投入,且大约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光明在这方面不仅硬件设备齐全,也具有经验。不过,靠常温奶已成长为中国乳业巨头的伊利和蒙牛,已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开发、产品拓展能力,如果它们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国内乳业市场的未来仍将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