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在洋奶粉涨价中寻机遇
“进口奶粉又要涨价了!”随着国际市场原料奶价格上涨,进口奶粉价格不断走高,一度低迷的国内奶粉行业也被激活,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势头。可是,不少乳品加工企业又开始为收不到奶而发愁。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进口品牌奶粉不断提价,可以成为国内乳品企业拓展市场的一个好机会。但骤然转好的销售形势,并不能掩盖我国奶业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国产奶粉的机遇中有挑战
根据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累计进口乳品29.9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4.2%;但进口金额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奶粉、乳清粉的进口均价同比涨幅分别高达53.7%和80.6%。
“原来每桶180块钱左右的婴儿奶粉,现在都涨到200块钱左右了。”上海市民孙迎捷说,3月底,趁着涨价之前,她托朋友一下子买了10桶某进口品牌奶粉,“一是怕涨价,二是担心供应紧张”。
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在2月底举行的全国乳品协会联席会议上表示,由于国际市场奶粉价格攀升、货源紧张、国内食品生产需求增加等原因,奶粉生产、销售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价格也有大幅度提高。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奶粉生产被激活,以前生产不正常或者是停产的企业也开始重新投入生产。
李旗是上海一家乳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负责人。他告诉本刊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奶粉市场的行情的确不错,销售势头看好。但面对进口品牌奶粉接二连三的调价举动,这家中等规模的本土乳品加工企业却没有大幅度的产品提价计划,“很多消费者都认进口牌子,我们可不敢轻易提价”。
来自各地零售市场的信息也显示,此轮奶粉价格上涨,基本上以进口品牌奶粉为主。到目前为止,国产品牌奶粉大多表现谨慎,即使有部分品牌跟进提价,价格上调的幅度也不及进口品牌。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高档婴儿配方奶粉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亿元。而在这个利润相对丰厚的市场中,“洋奶粉”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掌控着九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今年3月,美国惠氏公司投资20亿元,在苏州兴建全球最大的配方奶粉工厂,建成后将主要生产高档婴儿配方奶粉。惠氏中国营养品部副总裁张国华表示,2007年惠氏营养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40%,“上海工厂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上海资深奶业专家顾佳升说,目前,国际标准根据液态奶“热处理强度”的不同,将奶粉严格区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品质等级,“热处理的温度过高,就会使奶汁中的营养成分损失或者发生变化,而我们的企业大多缺少制造‘低热强度奶粉’的工艺技术,事实上很难真正进入高端产品领域”。
以新机制破解“收奶难”
除了羡慕进口品牌更加丰厚的利润,李旗所面临的另一个尴尬,则是收不到足够的原料奶,看着大好的市场行情干着急。他抱怨说:“2006年底,生奶的收购价格是每公斤1块6毛左右,现在涨到了2块8毛,甚至3块钱以上,而且还要‘抢’。”
据本刊记者了解,乳品加工企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原料奶收购秩序混乱,是导致奶源大战的主要原因。
“全球范围的乳制品价格持续走高,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生奶价格形成机制,国内奶牛养殖户在利益获取方面不平等,收益没有‘水涨船高’。”顾佳升说,“另一方面,生奶收购秩序混乱,掺杂造假现象时有发生,对乳品安全造成隐患。”
“从奶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和谐的产业链是奶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新举例说,在新西兰等国家,如果有人要进入乳品加工行业,必须先买牛、养牛,然后根据牛的数量、提供原料奶的数量等,申请购买加工企业相应比例的股份。
据分析,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销售3个环节的投入比通常为7.5:1.5:1,而利润比约为1:3.5:5.5。乳品加工者首先要成为养牛人,这种规定的目的就在于将奶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本刊获悉,上海正在探索建立一种原料奶收购的合理定价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为手段,引导奶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合理定价,兼顾各方利益。
首先,加强对饲料行业、生产成本的监测和预警,并且将生奶收购价格与饲料价格适度联动。其次,生奶收购价格当与牛奶销售价格适时联动,即参照主要乳制品的销售价格变化情况,按照生产、加工、流通三个环节的分配比例,计算出相对合理的比价关系。
陈新表示,这一定价机制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奶产业链上各环节利益不平衡的问题,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两层皮”、生奶价格与乳品价格“跷跷板”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