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内乱的太子奶无心恋战
太子奶河南基地易主 经销商另觅出路-食品产业网
7月,正是饮品的销售旺季,而深陷内乱的太子奶,却无心恋战。
7月23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子奶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通过竞争方式选定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为破产重整管理人。
盛宴散场,帝国不再。在太子奶的几大生产基地中,仅有株洲基地保持着微量生产,其余的生产基地,要么停产,要么被推向拍卖席。
在河南,许昌、邓州两大太子奶基地在极力摆脱太子奶停产带来的厄运。
而拖死几大生产基地、曾被李途纯视为融资新尝试的“联营合股”经营模式,在漯河又悄然复生。
河南基地:易主
从严格意义上讲,许昌生产基地已不复存在,取得代之的是河南欧利优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利优乳业)。
“从去年9月停产以来,太子奶总部就没有下过订单,我们现在主要生产自有品牌。”谈起许昌太子奶的现状,许宏不免有些伤感。
随着2009年5月公司的更名,许宏也从许昌基地的老员工变身为欧利优乳业的新职员,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一职。
与此同时,公司的管理层也发生了变化。“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魏振中已不在任了,但仍是公司股东。”许宏说。
2008年7月28日,太子奶集团投资1亿元的河南许昌基地建成并正式投产,其中太子奶集团控股51%,另外49%的股份由太子奶的经销商等战略投资者共同持有。
在许昌基地投产没多久,太子奶集团就爆出资金链断裂。
“总部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投资资金一直未到位,此后,许昌基地就做起了太子奶的代加工厂,只是接单生产,和总部并无过多的业务往来,随着接单量的持续下降乃至停单,太子奶的生产线也不复存在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然而就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太子奶仍未停止扩张的步伐。
2008年12月,太子奶集团委托南阳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阳太子奶)与邓州市政府签订了年生产15万吨太子奶系列产品PET生产线(一种用来生产塑料的设备)项目建设合同,总投资7亿元。
“在2008年10月签订的最初合作协议中,和许昌基地一样是合作建厂模式,太子奶集团控股51%,可没过多久,太子奶集团就放弃了资金入股,仅是以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南阳太子奶总经理张玉朋告诉《经济视点报》记者。
历时一年多赶工建设,急于开工的南阳太子奶却面临着投产无期的境地。
“从今年春节开始就一直和总部商谈,希望一期项目能尽快投产,由于太子奶高层频繁变动,迟迟未能得到明确答复。每等一天,公司就要有不小的损失。此外太子奶已是内忧外患,品牌影响力也受到波及,未来也是未知数。”张玉朋直言,无奈中选择与太子奶分手。
今年4月,南阳太子奶和太子奶集团终止了合同。“目前,我们正在和国内一家知名的乳制品国有企业商谈合作,有望8月底前有结果。”张玉朋透露。
经销商:另觅出路
“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除了满墙的广告宣传画外,李永强(化名)的仓库内已不见了太子奶产品的踪影。
如今,李永强已不再是太子奶的地市级经销商,而是做起了统一饮料的代理业务。“不做太子奶已有一段时间了,可我打给总部近10万元的货款准备金仍不见着落,不知钱什么时候能收回。”
2008年4月,太子奶集团对外发布了《货款准备金管理办法(修改稿)》,要求全国各地经销商交纳贷款准备金,来筹集资金,挽救太子奶。
李永强正是在此时参与了太子奶集资活动。“当时承诺如果提前打款,一年能有30%的利息,可只给了1个月利息,就再没有了。”此后,李永强发现,打了款之后货却迟迟不到位。
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并未解决缺资金的难题,反而伤害了经销商的感情。
在河南的两大生产基地,经销商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太子奶深陷资金链危机的关头,一批和太子奶共同成长起来的河南经销商也加入了救助的队伍。通过注入自有资金,他们成为了战略投资人。
张伟刚就是其中一员。身为太子奶许昌总经销商,他也是太子奶许昌生产基地的股东之一。
与太子奶打了10多年交道的张伟刚,而今也有些迷茫。
面对许昌生产基地的现状,张伟刚并不愿过多地评价,只是表示,“希望太子奶能尽快摆脱危机,生产基地要打造优秀品牌。”值得庆幸的是,由战略投资人执管的生产基地拥有着另行开发新品牌的自主权。
“在太子奶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后,基于自身经营状况的考虑,战略投资人只能抛弃太子奶,把希望寄托在新品牌的身上。”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他说,联营合股的模式,对于双方而言,都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这种体制和市场都不成熟的模式造成的结果是,急于保命的战略投资人很难确保太子奶生产、经营的完整性。
仙山奶业再燃“联营合股”
对于引入战略投资者,联营合股共建生产基地的模式,太子奶集团总部曾十分看好。
然而,“这番尝试并未实现太子奶做大做强的目标,同时河南基地的战略投资人也遭受损失,造成双输的局面。其实,联营合股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而出资、渠道、市场等方面约束机制的确立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否则将很难发挥模式效应。”一业内专家分析。
如今,联营合股的模式仍在上演。
在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拘前的4月5日,16名太子奶原高管团队创立仙山奶业集团。
仙山奶业集团董事长何大亮介绍,仙山奶业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则设在漯河。
5月14日的漯河食博会,仙山奶业举办了新品发布会及订货会,宣称“将河南作为主战场,今年目标是要在河南销售3亿。”
然而,在河南市场目前仍未见到“仙山“牌饮品的身影。记者得到的答复是,产品分销到北京等一线城市,并未在河南本地销售。
“在本地生产,却不在本地销售,这不符合行业常规。”上述业内专家说。
“自4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给仙山奶业做代加工生产。而在此之前,我们也给太子奶做了2年的产品代工。”漯河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张潮德说。
据仙山奶业负责招商的阎球辉介绍,“漯河花花牛公司以厂房、设备入股到公司(仙山奶业),进行联合经营,我们的股份占大头。”但对于双方到底各占多少股份,他没有透露。
“但现在还未实施,双方高层之间仍在商谈之中。”张潮德介绍,目前,花花牛只是接单生产,进行产品代工。
“尚未明晰合作关系的原因之一,是投入资金还未谈拢,仙山奶业出资多少还是未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
虽然仙山奶业方面表示融资已经到位,但资金来源至今没有透露。
此前有报道称,仙山奶业将通过拷贝太子奶的创新经验,技术上主要是自主研发双奶双蛋白。
而如今则是漯河花花牛为其技术研发。“当前已生产的杯装奶、瓶装奶以及砖包奶三种规格的产品配方、配料都是由漯河花花牛提供的。”张潮德表示。
“从生产、经销、研发等环节来看,仙山奶业目前的经营模式还不成熟,今后无论是选择联营合股,还是自主经营,关键是要做到定位明晰,从而使资金、品牌、市场渠道建立等相匹配。否则,急于求成的仙山奶业,难免将成为太子奶的翻版。”河南省乳品协会秘书长吴祖兴认为。
7月23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子奶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通过竞争方式选定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为破产重整管理人。
盛宴散场,帝国不再。在太子奶的几大生产基地中,仅有株洲基地保持着微量生产,其余的生产基地,要么停产,要么被推向拍卖席。
在河南,许昌、邓州两大太子奶基地在极力摆脱太子奶停产带来的厄运。
而拖死几大生产基地、曾被李途纯视为融资新尝试的“联营合股”经营模式,在漯河又悄然复生。
河南基地:易主
从严格意义上讲,许昌生产基地已不复存在,取得代之的是河南欧利优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利优乳业)。
“从去年9月停产以来,太子奶总部就没有下过订单,我们现在主要生产自有品牌。”谈起许昌太子奶的现状,许宏不免有些伤感。
随着2009年5月公司的更名,许宏也从许昌基地的老员工变身为欧利优乳业的新职员,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一职。
与此同时,公司的管理层也发生了变化。“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魏振中已不在任了,但仍是公司股东。”许宏说。
2008年7月28日,太子奶集团投资1亿元的河南许昌基地建成并正式投产,其中太子奶集团控股51%,另外49%的股份由太子奶的经销商等战略投资者共同持有。
在许昌基地投产没多久,太子奶集团就爆出资金链断裂。
“总部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投资资金一直未到位,此后,许昌基地就做起了太子奶的代加工厂,只是接单生产,和总部并无过多的业务往来,随着接单量的持续下降乃至停单,太子奶的生产线也不复存在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然而就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太子奶仍未停止扩张的步伐。
2008年12月,太子奶集团委托南阳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阳太子奶)与邓州市政府签订了年生产15万吨太子奶系列产品PET生产线(一种用来生产塑料的设备)项目建设合同,总投资7亿元。
“在2008年10月签订的最初合作协议中,和许昌基地一样是合作建厂模式,太子奶集团控股51%,可没过多久,太子奶集团就放弃了资金入股,仅是以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南阳太子奶总经理张玉朋告诉《经济视点报》记者。
历时一年多赶工建设,急于开工的南阳太子奶却面临着投产无期的境地。
“从今年春节开始就一直和总部商谈,希望一期项目能尽快投产,由于太子奶高层频繁变动,迟迟未能得到明确答复。每等一天,公司就要有不小的损失。此外太子奶已是内忧外患,品牌影响力也受到波及,未来也是未知数。”张玉朋直言,无奈中选择与太子奶分手。
今年4月,南阳太子奶和太子奶集团终止了合同。“目前,我们正在和国内一家知名的乳制品国有企业商谈合作,有望8月底前有结果。”张玉朋透露。
经销商:另觅出路
“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除了满墙的广告宣传画外,李永强(化名)的仓库内已不见了太子奶产品的踪影。
如今,李永强已不再是太子奶的地市级经销商,而是做起了统一饮料的代理业务。“不做太子奶已有一段时间了,可我打给总部近10万元的货款准备金仍不见着落,不知钱什么时候能收回。”
2008年4月,太子奶集团对外发布了《货款准备金管理办法(修改稿)》,要求全国各地经销商交纳贷款准备金,来筹集资金,挽救太子奶。
李永强正是在此时参与了太子奶集资活动。“当时承诺如果提前打款,一年能有30%的利息,可只给了1个月利息,就再没有了。”此后,李永强发现,打了款之后货却迟迟不到位。
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并未解决缺资金的难题,反而伤害了经销商的感情。
在河南的两大生产基地,经销商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太子奶深陷资金链危机的关头,一批和太子奶共同成长起来的河南经销商也加入了救助的队伍。通过注入自有资金,他们成为了战略投资人。
张伟刚就是其中一员。身为太子奶许昌总经销商,他也是太子奶许昌生产基地的股东之一。
与太子奶打了10多年交道的张伟刚,而今也有些迷茫。
面对许昌生产基地的现状,张伟刚并不愿过多地评价,只是表示,“希望太子奶能尽快摆脱危机,生产基地要打造优秀品牌。”值得庆幸的是,由战略投资人执管的生产基地拥有着另行开发新品牌的自主权。
“在太子奶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后,基于自身经营状况的考虑,战略投资人只能抛弃太子奶,把希望寄托在新品牌的身上。”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他说,联营合股的模式,对于双方而言,都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这种体制和市场都不成熟的模式造成的结果是,急于保命的战略投资人很难确保太子奶生产、经营的完整性。
仙山奶业再燃“联营合股”
对于引入战略投资者,联营合股共建生产基地的模式,太子奶集团总部曾十分看好。
然而,“这番尝试并未实现太子奶做大做强的目标,同时河南基地的战略投资人也遭受损失,造成双输的局面。其实,联营合股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而出资、渠道、市场等方面约束机制的确立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否则将很难发挥模式效应。”一业内专家分析。
如今,联营合股的模式仍在上演。
在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拘前的4月5日,16名太子奶原高管团队创立仙山奶业集团。
仙山奶业集团董事长何大亮介绍,仙山奶业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则设在漯河。
5月14日的漯河食博会,仙山奶业举办了新品发布会及订货会,宣称“将河南作为主战场,今年目标是要在河南销售3亿。”
然而,在河南市场目前仍未见到“仙山“牌饮品的身影。记者得到的答复是,产品分销到北京等一线城市,并未在河南本地销售。
“在本地生产,却不在本地销售,这不符合行业常规。”上述业内专家说。
“自4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给仙山奶业做代加工生产。而在此之前,我们也给太子奶做了2年的产品代工。”漯河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张潮德说。
据仙山奶业负责招商的阎球辉介绍,“漯河花花牛公司以厂房、设备入股到公司(仙山奶业),进行联合经营,我们的股份占大头。”但对于双方到底各占多少股份,他没有透露。
“但现在还未实施,双方高层之间仍在商谈之中。”张潮德介绍,目前,花花牛只是接单生产,进行产品代工。
“尚未明晰合作关系的原因之一,是投入资金还未谈拢,仙山奶业出资多少还是未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
虽然仙山奶业方面表示融资已经到位,但资金来源至今没有透露。
此前有报道称,仙山奶业将通过拷贝太子奶的创新经验,技术上主要是自主研发双奶双蛋白。
而如今则是漯河花花牛为其技术研发。“当前已生产的杯装奶、瓶装奶以及砖包奶三种规格的产品配方、配料都是由漯河花花牛提供的。”张潮德表示。
“从生产、经销、研发等环节来看,仙山奶业目前的经营模式还不成熟,今后无论是选择联营合股,还是自主经营,关键是要做到定位明晰,从而使资金、品牌、市场渠道建立等相匹配。否则,急于求成的仙山奶业,难免将成为太子奶的翻版。”河南省乳品协会秘书长吴祖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