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喝水少易患痛风 11-05
出汗多喝水少易患痛风 11-05
近日,有微博爆料说,出汗多喝水少易患痛风,原因是出汗多喝水少,很可能造成血液浓缩,尿酸由此沉积并析出,导致疾病发作。不少网友跟帖求真相,中医专家表示,该说法十分准确,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痛风与饮酒、摄入高嘌呤食物等有关外,不运动、少运动、喝水少也是痛风的重要诱因,建议那些运动量大、血尿酸水平较高的人每日饮水量应在3000毫升左右,以帮助促进尿酸排出。
微博爆料:出汗多喝水少会患痛风
近日,博友qzxjzyw在天涯社区爆料称,秋季是痛风的发作高峰期,痛风这种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成因与肥胖脱不了干系,而已患痛风者及该病的“后备军”们,如果在天热出汗多的时候喝水少,很可能造成血液浓缩,尿酸由此沉积并析出,导致疾病发作。
此言一出,引来不少网友围观,有博友表示:“痛风痛苦啊,看来以后要多喝水了。”“不是吧?不是说喝啤酒、吃高嘌呤食物才会痛风吗?少喝点水也痛风?”
专家观点:血液黏稠度太高也会诱发痛风
专家介绍说,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是人体内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在一定的适宜条件下,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根据痛风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变三类。
研究发现,原发性痛风多半有家族史,一般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痛风大多是由于慢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恶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各种肾脏器质性疾病等导致的肾功能减退所引起。不运动、少运动也是诱发痛风的重要诱因。
“很多人都知道,痛风与饮酒、过度摄入高嘌呤和高蛋白食物等有关,却很少人知道,其实饮水少也是诱发痛风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介绍说,像天热时,人体容易出汗,水分会不知不觉地流失,而水分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的话,血液就会浓缩,尿酸因而更易沉积并析出,诱发该病。“因此,建议那些运动量较大的人每日的饮水量应在3000毫升左右,可帮助促进尿酸排出。同时应均匀饮水,不要一次喝得太多。”
专家同时提醒说,虽然目前广州的天气尚较热,但毕竟已经是秋天了,早晚天气较凉,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因受凉而起,这是由于关节在受凉的状态下,肤温进一步降低,有利于血中尿酸在局部沉积,同时局部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关节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血循环处于不良状态,于是诱发关节炎。因此,眼下一定要注意保温,即使感觉较热较闷,也应适当盖被而眠,不宜再开空调或对着风扇吹。
小贴士:痛风患者锻炼别过度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痛风?专家表示,应牢记12字原则,即“管住嘴、减体重、多饮水、勤运动”。饮食原则应掌握“三低一高”原则,三低即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低热量摄入、低盐饮食,一高即大量饮水,每日尿量应达到2000ml以上,有利于尿酸排泄,防止尿酸在肾脏沉积。
适量运动对解除痛风症状有良效,但做运动也是有讲究的。如果运动过度,出汗过多会导致尿量减少,尿酸堆积,甚至可能诱发急性痛风。
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宜,体质较好的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但一定要注意以中等强度为主,避免剧烈的腿部运动,如登山、长跑等。每次运动约30分钟,最好选择在午睡后至晚饭前这段时间,上班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活动时间。每周运动3~5天,体质较好或有运动习惯者应坚持每日运动。
专家提醒说,痛风发作时,尽量不要运动,或者在疼痛间歇期运动。运动后充足的睡眠和补水都是必要的。超重或肥胖者运动减肥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专家提醒:饥饿疗法反而会升高尿酸水平
至于治疗,专家提醒说,患者自己首先要分清楚哪些是止痛药,哪些是降尿酸药,两者使用的时机完全不同。止痛药是突然关节急性疼痛时使用,不痛时就要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多,除严重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因此千万不能长期服用。”而降尿酸药物一般没有止痛效果,但可以使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及预防痛风发作,所以平常要每日服用。
临床观察发现,许多病人认为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病人认为既然痛风通常是由于摄入高嘌呤食物引起,因此盲目采用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想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更有甚者,试图通过“饥饿疗法”治疗痛风。对此,专家表示,虽然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对于降尿酸药物来讲,只要应用适当,副作用还是很小的。另一方面,由于饥饿等可导致糖原异生增加,有机酸(如β-羟丁酸、自由脂肪酸、乳酸等)的产生增多,这些有机酸会对肾小管分泌尿酸起竞争抑制作用而使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饥饿不仅不能降低尿酸,反而会使尿酸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