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祥:“鉴湖酿酒”的酒头脑
酿好酒需要好水好米,可一个好的“酒头脑”更是一支酿造队伍的灵魂,周永祥则是绍兴鉴湖酿酒有限公司当之无愧的“酒头脑”。
周永祥至今与酒足足打了近20年的交道,“老”头脑称不上,但其中的酸、甜、苦、辣算是全尝了个遍。年届不惑的他如今是“鉴湖酿酒”的副厂长,担负着整个厂的生产重任。
刚从温州大学食品工程系毕业,周永祥就来到这个远离市区的酒厂(当时称为鉴湖酒厂)。20岁的他面对艰苦的条件,不便的交通,除了星期日能回家,其它时间都要吃住在厂,心里感觉到很苦。
现在回想起来,他总觉得当时是在体验那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当时,厂领导把周永祥安排在生产科工作,可在生产科工作只有数字,没有技术,他感到空有知识无处施展,作为大学生应该学有所用,才能对得起自己。
当年10月,冬酿开始,周永祥主动要求到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厂长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点名拜生产副厂长俞礼炳为师学开耙。
为了学技术,周永祥干脆把铺盖卷到开耙间,与师傅一起吃住,当黄酒小组的记录员,重新开始了学徒生涯。
其实,跟班当记录员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
周永祥每天晚上12点、4点跟师傅起床,穿上军大衣,来到摆满塔形七石缸的工场。师傅手里握着一支木耙,从这缸捣到那缸,周永祥打着手电,照着温度计,做好开耙记录,寸步不离地跟在后面。
一年的酿酒工作,严格地说是从割辣蓼草、做酒药、制麦曲到蒸饭、冬酿开始。
在传统酒的酿造工艺中,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绝活是开耙——也就是发酵程度的掌握,全凭长期的实践经验掌握火候。
开耙,一冬一春的事,又必须是后半夜起床的,周永祥白天、夜里都在开耙间,把大学里的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微生物学的知识与开耙实践相结合并加以利用,和老一代的酿酒师傅探讨黄酒的特性和新技术酿酒工艺,慢慢地打下了扎实的黄酒酿造技术基础。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两个冬春的努力,周永祥终于学会了开耙技术,他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凭着毅力、悟性和顽强,坚定不移地朝着他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迈进。
1993年,公司任命他为生产副厂长,挑起了鉴湖酒厂的生产重担。这重担一挑,竟让他扎根鉴湖十九载。
风风雨雨十九载,“鉴湖酿酒”的产品,每年都获得荣誉,充分说明了“鉴湖酿酒”的产品质量。这十九载,他熟悉了“鉴湖酿酒”的每个角落,懂得黄酒生产的每个环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周永祥首先从酒药抓起。过去每年夏季做酒药,辣蓼草都有专人送货上门,虽然质量还可以,但不是很稳定。
周永祥为掌握主动权,1999年开始带领组长、技工亲赴诸暨山区割辣蓼草。割辣蓼草的活很辛苦,要做到当天割的草当天晒干才能保证质量,割草期间,他们忍受着虫叮蚊咬,高温日晒,每天赶在太阳未露面时就割草,太阳出来就忙着晒草,草晒干了,人晒黑了,辣蓼草的质量也好了。
拿到厂里,首次试验成功。在此之后,酒厂每年都去诸暨割辣蓼草,有效地保证了酒药的质量,为冬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酒头脑就是要用脑,为了企业的利益,周永祥潜心试验创新酿酒。
2004年他主持研究的《减少延缓沉淀产生 提高瓶酒感官质量》,获得了市级优秀QC成果一等奖,所在的QC小组荣获了2004年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会二等奖,同时荣获了2004年全国轻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003年—2004年,在他参与研究的《绍兴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与应用》、《金五年花雕酒》两个课题分别通过浙江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和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他主持研究的《减少沉淀产生 改善袋装黄酒感官质量》课题在全国200多个QC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大会特别奖。
2007年,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他善于拼搏,敢冒风险,勇于承担责任。
传统黄酒酿造一般在冬季,为了充分利用淡季的设备、场地、劳力,他带头探索春酿粳元红,实现了“反季节酿造”。夏季利用人员、场地的空闲成功实现了一次夏酿,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成型技术在全公司示范、推广,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100万元。
面对荣誉,周永祥从不骄傲。
多年来,他在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的同时,结合鉴湖酒厂生产实际,开展革新降消耗为内容的主题活动,瓶酒洗瓶水回用于杀菌水的技术改进项目;瓶酒冲洗水的循环使用技改项目;技改袋酒杀菌余热回收项目;深井水循环作冷却水项目……都在他的潜心努力和积极改进中产生,伴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不错的效果,使“鉴湖酿酒”去年荣获绍兴县食品企业十强称号。
作为新一代的酒头脑,周永祥对“鉴湖”深有感情,十九载的酿酒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到:“黄酒不仅是绍兴的特产,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特产,它表达了黄色人种民族特征,是炎黄子孙的酒,我有责任去保护它、研究它、发展它、这样才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