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人物 >

企业人物

我与自治区同岁 张志维:我为牧机事业出过力

网络 2011-04-14 11:50 企业人物
自治区同龄人张志维曾经在我区最大的毛纺织厂工作,后来调到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研究所(现在的中国农业机械
自治区同龄人张志维曾经在我区最大的毛纺织厂工作,后来调到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研究所(现在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担任采购员,见证了自治区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退休后,他也没闲着,最近,他正和一帮老年人为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排练节目。
绥远解放带来曙光
  1947年7月5日,伴随着一声啼哭,张志维出生在当时绥远城后沙滩的一个小院里(现在的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附近)。张志维出生后身体很不好,发起了高烧,生命垂危。正当他们一家无法度日时,绥远城和平解放,人民政府推行爱民政策,一个女卫生员来到他们家,细心照料幼小的张志维和他卧病在床的母亲。一个多月后,张志维和母亲的身体逐渐好转了。
  张志维一家是回族人,他的父亲在青年时期从河北沧州来到绥远,曾经在大盛魁商号当伙计,张志维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大盛魁商号奖给他父亲的一套精美家具。“父亲虽然并非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人,却对呼和浩特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总是说,呼和浩特是个名副其实的宝地,能够在这里生活,是一种福气!”张志维一脸幸福地对记者说。

  毛纺厂的积极分子
  1964年5月,初中毕业的张志维来到内蒙古毛纺织厂工作。当时的内蒙古毛纺织厂是全区最大的毛纺织企业,担任着国家分配的出口创汇任务。厂里生产的郁金香牌毛料曾经风靡一时,出口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张志维入厂后在染整车间工作,工作热情十分高涨。在厂工作的8年里,他没请过一天假,车间里的17道工序他都干过,他的最高纪录是在厂里连续加班32个小时不离生产线。厂大门的光荣榜上,经常挂着他佩戴大红花的光荣照,他也成为厂里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些老同志遭受不公正待遇,被安排到内蒙古毛纺织厂参加劳动。张志维对这些老同志十分尊敬,经常偷偷把厂里给自己订的报纸拿给老同志们看,还从家里给他们带好吃的。几位老同志对张志维非常感激,曾经在一次闲谈中问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当时张志维刚看过一部关于采购员的电影,对采购员这个职业充满着好奇和向往,便说想当采购员,可以跑遍祖国的各大城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位老领导把张志维这个淳朴的愿望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意外当上采购员
  1971年10月,张志维突然被调到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研究所担任采购员。原来,当年的那位老领导在恢复职务以后,得知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研究所缺一名采购员,他立即想起了踏实、善良的张志维。当时的内蒙古农牧业机械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农牧业机械研究所,所里的87名研究人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牌院校。经过努力,他们研发出了适应牧区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风力发电机、捆草机、撒草种机、剪羊毛机等许多机械。由于当时物流业不发达,研制工作需要的许多零件需要从外地购买,为了买几个不同型号的轴承,可能需要跑好几个城市。
  为了保证研制工作顺利开展,张志维和所里的另外3名采购员长期奔波于各大城市的机械零件商店,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张志维骄傲地告诉记者: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研制工作,但是制造每一个机械样品的零件都是我们从全国各地买回来的。推动内蒙古乃至全国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研究所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忙碌的副团长
  由于他是个热心肠,退休被推选为牧机社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他在2003年组织成立了社区老年活动队,开展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还在全区的秧歌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05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成立了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风采艺术团,张志维担任副团长。
  风采艺术团中6位多才多艺的老人成立了额吉组合,去年1210日,额吉组合应邀去北京参加央视《星光大道》节目。张志维自掏腰包,组织了10个亲戚赴京为额吉组合助威。《星光大道》节目的主持人毕福剑被他热衷于公益文化事业的精神所感动,第一次见面就与他聊了一个多小时。
  为了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张志维最近正带领风采艺术团的成员们排练自己创作的文艺节目。他说:做为自治区同龄人,能够为大庆演出,我很有成就感。我们幸福的晚年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治区的发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