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卫彬是典型的空中飞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澳优却并不自养一头牛。这家公司自2003年创立后一直依靠从澳大利亚塔图拉(Tatura)、法国诺蒂柏欧 (Nutribio)等乳业巨头进口原料,在国内进行分销的方式经营。以进口和有机为卖点的澳优现在则是国内单价较高的婴幼儿奶粉产品,售价甚至比美赞臣、雅培等外资巨头高出40%多。
要想缝合中国消费者自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以来已经破碎的信任很难。当许多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受到波及,那些产地和制造均在国外的国际品牌则进一步受到青睐。这一现状让一些中等规模的中国婴幼儿奶粉制造商如澳优看到了新的上位机会—从国外进口奶粉原料或干脆让海外制造商为其贴牌生产,期望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人们普遍倾向于进口乳品消费,认为更安全。澳优的成功非常值得效仿。”Frost & Sullivan乳业分析师陈昊雯告诉《环球企业家》。就在澳优2009年10月香港上市时,关于其“血统”问题还曾经引发质疑,这个给人感觉像澳大利亚品牌的公司事实上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本土企业。但现在,当消费者纷纷弃国内生产的本土品牌而去时,这类假洋品牌反而获得了某种市场优势。
海外原料、海外制造现在仿佛成了一批中国乳品企业重获消费者信赖的招牌。由荷兰代工的娃哈哈爱迪生奶粉在去年5月上市,今年3月,娃哈哈还特意公布《爱迪生配方奶粉供应链透明化白皮书》,声称其产品完全由荷兰工厂生产和分装,海运至中国市场直接销售;雅士利在美国也开始了奶粉代工生产,其董事长张利钿透露今年会在海外收购上有所动作;天友乳业宣布将斥资约3亿元到新西兰建高端奶源基地及生产线;去年7月,光明乳业(600597,股吧)以约3.82亿元代价收购新西兰Synlait乳业公司51%股权。“加强监管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制品市场的最大变化,另一大变化则是乳企并购频发。”陈昊雯说。
这一风潮的最新故事是澳优在3月29日出资1600万欧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Hyproca)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海普诺凯创始于1897年,是全球最早的婴幼儿奶粉制造企业之一,1928年即开始生产奶粉。目前,该集团是荷兰唯一的有机奶粉生产商,也是荷兰最大的羊奶粉生产商,是全球唯一的羊乳清粉供应商。海普诺凯旗下核心工厂Lypack同时为雀巢、惠氏等乳品企业承担代工业务,其产能约为1.2万吨。
“我希望澳优能成为在婴幼儿营养领域全球营运的顶级企业。并购使我们在研发以及原料安全性方面,与外资巨头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颜卫彬对《环球企业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