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跌,谁又在逼仓中国?
食用油价格跌了,大连豆油从14000元/吨跌到现在的9700元/吨,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但作为终端普通消费者更多是感觉到这个市场从去年以来的大涨,现在价格下来了,应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我们按照每月中国豆油消费50-60万吨的规模推算,在这四个月里豆油市场共蒸发了110
食用油价格跌了,大连豆油从14000元/吨跌到现在的9700元/吨,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但作为终端普通消费者更多是感觉到这个市场从去年以来的大涨,现在价格下来了,应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我们按照每月中国豆油消费50-60万吨的规模推算,在这四个月里豆油市场共蒸发了110-130亿元的财富,再加上棕榈油,这两大靠“国际市场”供给的油脂品种在“中国市场”贬值了150- 170亿元的财富。
随着这个市场财富的蒸发,从生产者、到压榨者,再到贸易商,损失惨重。
我们不禁要问:谁又在逼仓中国?
2004年3月,得知中国大豆采购代表团即将前往美国采购250万吨大豆,在国际炒家的哄抬之下,CBOT大豆期货价格从先前的约220美元/吨暴涨到 391美元/吨。接着在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签下4100元/吨的高价进口合同离开美国之后,整个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随即暴跌,最高下跌了125美元/吨。最终造成参加采购团的各家中国企业损失惨重,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大豆风波”,也从那一年起,外资开始大量渗入国内油料压榨业,并初步形成了“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油料压榨市场的产能布局。
2008年6月16日中美经济对话期间,中国再次宣布包括中粮集团、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内的14家中国企业,承诺向美国购买882万吨大豆。按照当时的价格,市场估算这笔购买协议大致在48亿美元左右。负责这次采购的中方代表特别强调,“这一采购不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这一协议仅是意向协议,倘若美盘价格高涨,中国企业会考虑赴南美的阿根廷、巴西采购大豆”。
随着采购的结束,国际油脂行情风云突变,原本一路看涨的油脂价格开始大幅回调行情,国内市场更是跌入低谷。
“5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上其实已经表现出了基本面形势已发生变化,只是当时大家都没太注意。”中粮期货分析师李建雷表示,此轮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基本面出现了逆转。
此外,国内大豆的供应也日渐充沛,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6月份,中国共进口豆油17万吨,较上月增加36倍,较去年同期增长108.9%。今年上半年,共进口大豆17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4.4%。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国内外的大豆和油料供应都比较充足。”国际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朱治平说。
价格的大跌对原本被看好国内植物油市场的相关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来自湖北天门的一贸易商最近在网上留言:“我是做粮食收购生意,家里有五万斤菜籽囤着,菜籽价格下跌太快了,当初是用2.75元每斤收购的,现在下跌到2.20元每斤。现在资金被冻结,生意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有什么办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吗?”
据来自中粮期货的数据显示,目前进口大豆压榨亏损在280-550元/吨,长江流域的菜籽压榨企业更是纷纷停止今年新菜籽收购,随着收购市场的停止,农户也开始惜售菜籽。
不过,金龙期货分析师高翔认为,各油脂期货市场价格正逐渐脱离现货市场,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投机的力量把现货市场下跌的趋势放大了,把外盘同类品种期价下跌的影响作用放大了”。
资金的助涨助跌作用再次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力量可能会大到足以扭曲市场价格脱离合理水平的程度。其次还有是心理的作用,空头气氛浓烈下的投资者似乎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悲观。多种因素交织之下的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在跟随现货疲软行情暴跌之后,逐渐凸现出在合理价格范围之外的独立行情。
“价格最终必然要反映出价值”。
对于这样一条经典的经济理论,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油厂、油料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导致的是国内油厂没有一点话语权,价格完全由国外说了算,吃油要看外国人的脸色。”这是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
资料显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丰益国际集团等国际粮油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垄断中国的进口大豆货源,兴建压榨企业。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大豆压榨能力已经超过7000万吨,正在开工的大豆压榨企业共有97家,其中有64家为外资参股的企业,其日压榨能力为12.1 万吨。也就是说,中国大豆实际压榨能力60%以上目前都属于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还垄断了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
在今年距离东北大豆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上市的时刻,市场上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四大国际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公开向市场发出英雄招募帖:重金招聘副总经理,负责东北地区大豆粮库的谈判与大豆采购业务。在以上两家国际粮商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发起攻势之时,另外两家国际粮商——嘉吉、邦吉则在暗地行动,除了悄无声息在东北大豆产区安营扎寨外,还频频地传出与九三油脂合作的传闻。
“外资油厂起点高,规模大,技术和工艺先进,资金宽裕,而内资企业除了原料减少导致开工不足外,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缺少成功管理经验,在抗风险的管理方面远远没有跨国公司强。”
面对“秋风扫落叶”的跨国公司,国内油厂只有关门歇业,或者被兼并的命运。
随着这个市场财富的蒸发,从生产者、到压榨者,再到贸易商,损失惨重。
我们不禁要问:谁又在逼仓中国?
2004年3月,得知中国大豆采购代表团即将前往美国采购250万吨大豆,在国际炒家的哄抬之下,CBOT大豆期货价格从先前的约220美元/吨暴涨到 391美元/吨。接着在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签下4100元/吨的高价进口合同离开美国之后,整个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随即暴跌,最高下跌了125美元/吨。最终造成参加采购团的各家中国企业损失惨重,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大豆风波”,也从那一年起,外资开始大量渗入国内油料压榨业,并初步形成了“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油料压榨市场的产能布局。
2008年6月16日中美经济对话期间,中国再次宣布包括中粮集团、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内的14家中国企业,承诺向美国购买882万吨大豆。按照当时的价格,市场估算这笔购买协议大致在48亿美元左右。负责这次采购的中方代表特别强调,“这一采购不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这一协议仅是意向协议,倘若美盘价格高涨,中国企业会考虑赴南美的阿根廷、巴西采购大豆”。
随着采购的结束,国际油脂行情风云突变,原本一路看涨的油脂价格开始大幅回调行情,国内市场更是跌入低谷。
“5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上其实已经表现出了基本面形势已发生变化,只是当时大家都没太注意。”中粮期货分析师李建雷表示,此轮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基本面出现了逆转。
此外,国内大豆的供应也日渐充沛,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6月份,中国共进口豆油17万吨,较上月增加36倍,较去年同期增长108.9%。今年上半年,共进口大豆17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4.4%。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国内外的大豆和油料供应都比较充足。”国际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朱治平说。
价格的大跌对原本被看好国内植物油市场的相关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来自湖北天门的一贸易商最近在网上留言:“我是做粮食收购生意,家里有五万斤菜籽囤着,菜籽价格下跌太快了,当初是用2.75元每斤收购的,现在下跌到2.20元每斤。现在资金被冻结,生意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有什么办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吗?”
据来自中粮期货的数据显示,目前进口大豆压榨亏损在280-550元/吨,长江流域的菜籽压榨企业更是纷纷停止今年新菜籽收购,随着收购市场的停止,农户也开始惜售菜籽。
不过,金龙期货分析师高翔认为,各油脂期货市场价格正逐渐脱离现货市场,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投机的力量把现货市场下跌的趋势放大了,把外盘同类品种期价下跌的影响作用放大了”。
资金的助涨助跌作用再次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力量可能会大到足以扭曲市场价格脱离合理水平的程度。其次还有是心理的作用,空头气氛浓烈下的投资者似乎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悲观。多种因素交织之下的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在跟随现货疲软行情暴跌之后,逐渐凸现出在合理价格范围之外的独立行情。
“价格最终必然要反映出价值”。
对于这样一条经典的经济理论,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油厂、油料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导致的是国内油厂没有一点话语权,价格完全由国外说了算,吃油要看外国人的脸色。”这是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
资料显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丰益国际集团等国际粮油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垄断中国的进口大豆货源,兴建压榨企业。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大豆压榨能力已经超过7000万吨,正在开工的大豆压榨企业共有97家,其中有64家为外资参股的企业,其日压榨能力为12.1 万吨。也就是说,中国大豆实际压榨能力60%以上目前都属于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还垄断了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
在今年距离东北大豆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上市的时刻,市场上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四大国际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公开向市场发出英雄招募帖:重金招聘副总经理,负责东北地区大豆粮库的谈判与大豆采购业务。在以上两家国际粮商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发起攻势之时,另外两家国际粮商——嘉吉、邦吉则在暗地行动,除了悄无声息在东北大豆产区安营扎寨外,还频频地传出与九三油脂合作的传闻。
“外资油厂起点高,规模大,技术和工艺先进,资金宽裕,而内资企业除了原料减少导致开工不足外,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缺少成功管理经验,在抗风险的管理方面远远没有跨国公司强。”
面对“秋风扫落叶”的跨国公司,国内油厂只有关门歇业,或者被兼并的命运。
- 上一篇
油脂期货暴跌 现货企业大面积亏损
近三周来,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油脂品种期货主力合约跌幅已逾25%,市场为此人气大伤。来自部分现货商的反映,很多油脂企业目前使用的原材料是前期价格处于高位时采购的,近期各品种价格大跳水,油脂行业已经出现较大面积亏损,不少企业面临停产。 价格暴跌是罪魁祸
- 上一篇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产量预估报告更新
由于10 月份将进入秋粮收获阶段,2008 年度新粮的产出结构已经稳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产量预估报告更多的意义在于确认潜在的产量影响风险(天气变化和农资投入减少)是否出现,而从8 月份报告来看还没有出现产量下调的情况。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8 月份产量预估报告中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