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行情 > 水产类 >

水产类

吃海鲜海边作业小心被刺伤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钱江晚报 2012-08-17 13:43 水产类
吃海鲜海边作业小心被刺伤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这种病菌很凶险,易引发脏器衰竭,但健康者不易感染,肝病患者

吃海鲜海边作业小心被刺伤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这种病菌很凶险,易引发脏器衰竭,但健康者不易感染,肝病患者才是易感人群

本报记者周皓亮

昨天,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宗建平在新浪微博上发了条消息,让住在海边、喜欢吃海鲜的宁波人看了有些紧张。

微博描述了他接诊的一位病人症状:发热、脚上发红、皮下肌肉等组织大量坏死。

宗建平诊断,他可能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一种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的细菌。去年,象山一位19岁的小伙子因为感染了这种细菌不治身亡。

宗建平在微博上提醒说,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常因皮肤被海鲜等刺伤所致,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市民洗海鲜、在海边作业时还是要小心些。

老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目前尚未脱离危险

病人姓陈,今年69岁。8月15日下午,病人先去象山县人民医院就诊。当时,他的腿上长了很多水泡,有些发烧。

医院皮肤科陈主任看到老人症状,怀疑他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考虑到老人病情严重性,陈主任建议他马上去宁波市级医院接受治疗。

当天晚上,宗建平对老伯进行诊断时,老伯腿上的皮肤发红,已经有些发黑,这说明皮下脂肪正在坏死。他进一步检查发现,老人肝、肾、血液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且有休克的情况。

家属介绍,陈老伯在象山县墙头镇一个靠海的村庄里独居,以前得过肝炎。根据这些描述,宗建平的诊断与陈主任基本一致:老伯可能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一种感染后死亡率极高的细菌。

宗建平当即安排老伯住进ICU,并进行了手术。目前,老人还在ICU抢救,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他究竟是如何感染上的,家人们并不知情。

去年曾有一位小伙子感染后身亡

宁波人住在海边,喜欢吃海鲜,但对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并不了解。昨天,宗建平告诉记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去年,一名19岁的象山小伙子因此丧命。

这个小伙子是在去年9月4日发现的症状,5日凌晨被送往宁波市中医院,当天中午出现了多器官衰竭现象,中午被送入ICU。因为病情恶化迅速,医院邀请多位专家会诊。宗建平判断他就是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医生们尽了全力,病人还是在9月7日不治身亡。

象山县人民医院陈主任对这种疾病也印象深刻,医院皮肤科在过去十几年曾碰到过5起病例,4人死亡,1人虽然幸存了下来,但肝脏损伤严重。

肝病患者是感染这种细菌的高危人群

医生们提供的资料显示,海洋创伤弧菌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自然生存于近海、海湾的海水及海底沉积物中。

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为37℃下、10~20g/L盐度,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其危害不在于其引起胃肠炎,而在于其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很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

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有肝病、慢性疾病者才是高危人群。

宗建平因此建议,市民不要生吃贝甲类海鲜(尤其是牡蛎),特别是有肝病的高危人群,生食海鲜可能有生命危险。同时要注意有伤口的皮肤不要泡海水,洗海鲜时也要防止被虾头蟹脚刺伤。

两位肝病患者感染创伤弧菌差点被截肢

2010年9月,鄞州人老李和北仑人老张,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一个差点被截肢,一个差点没命。

老李是鄞州区人,喜欢吃海鲜,而且特别喜欢吃醉虾、牡蛎、生蚝等生海鲜。前几年,老李得了肝硬化,但生吃海鲜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

一个月前,老李突然感觉双腿肿胀酸痛,当时并没有在意。十多天后,双腿肿胀越发厉害,他立即到鄞州人民医院医治。

医生询问老李的病史后,诊断他得了创伤弧菌感染,主要是因为他患了肝硬化之后,肝脏排毒解毒功能减弱,而生海鲜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大量食用后会降低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医生当初诊断,老李可能要截肢,经过十几天的抢救,双腿才保住。

71岁的老张是位渔民,家住北仑霞浦街道。8月初,老张在称东西时,“咚”的一声,秤杆上的秤砣不小心砸到了左脚的大脚趾,当场出血了。虽然很痛,但老张并没有太在意,在家里简单包扎了一下,就赤脚下滩涂了。

第二天下午,张老汉感觉自己胸闷难受,呼吸困难,额头滚烫,两条腿都出现了红肿,还有大片淤斑。

老张患有肝硬化,医生根据症状,诊断他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医生紧急给老张做了引流排脓等治疗,这才避免了双腿坏疽并发症及截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