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安全需要转换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
我们不仅需要在水利工程的常态维护、病险水利设施的修复、落后和潜力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新建、大江大河的治理、湖泊湿地的保护、水污染的预防和净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能力等等方面,全面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建设,而且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不足以从根本上实现水安全,因为这种模式说到底只是一种人工“导流”模式,其局限性有二:
首先,它必须有“源”可导,“无源”就无所施其技。早在东汉刘秀称帝之初,河南尹王梁主持“引谷水注洛阳城下”的工程,就创下了一项“渠成而水不流”的失败先例,失败的原因未见记载,简单地认为是勘探失误似乎低估了古人,可能是谷水水量的减少超出了原先的预料,因为这一时期气候变得寒冷干旱。现在世界上不只是有渠无水而且是有河无水的现象也已比比皆是,原因是气候干旱而水需求大增和上游取水过度。
其次,即使有“源”也只能导有限之“流”。在目前全球尺度上,蒸腾蒸发的气态水约占年均降水量的63%,在约占37%的液态径流水中,人类现在还无力导流的暴雨洪水占降水量的27%,剩下占降水量10%的径流水有5%要维持河流湖泊的正常生态,人类可导流取用的径流水只占降水的5%,仅靠“导流”已不能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人均用水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不能有效地减少洪旱灾害的发生,而且,把“导流”的空间无限外推,还会走向反面,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付出难以承受的经济社会代价。
不能把水安全仅建立在对只占降水总量5%的“导流”上,也不能把稳定气候的“法宝”押在诸如在地球运行轨道上空架设遮阳伞、向海洋施含铁肥料以促进浮游生物和藻类生长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等等“超大地球工程”上,而应奠定在生态调控气候和降水的可靠基础上,开辟获得持续稳定的降水之“源”和把占降水27%的洪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