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模式折射中国企业隐痛(二)
达利模式的主要问题
数年的狂热褪去之后,达利在成长中也暴露无遗了一些自己的问题,冷静下来的观察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利模式”。事实上,作为一种进攻型的商业模式,达利模式固然可圈可点,然而其劣势却也客观存在。
首先,多品牌策略,无法形成有效的品牌凝聚力。
从达利集团几大子品牌——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等,可以看出达利的选择类似于宝洁,每一大类产品均大胆使用不同的子品牌。这个策略说明达利深刻明白食品消费的特性,力求在产品上拥有强烈的个性风格,以实现对消费者的“分割包围”。
但是,达利疏忽了一点:宝洁公司推出子品牌系列,是基于“宝洁”本身较为强势的母品牌基础上的,而且宝洁在实现多品牌管理上已经摸索多年,拥有较强的品牌管理能力,而达利却并没有这样的优势,其资源、团队和管理能力也并不能支撑这一巨大的盘子。
当许多可比克薯片的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达利集团”与“可比克”之间的关系时,达利每一次的新品牌发布便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既要短时间迅速打开市场知名度,又要快速实现市场销售,所谓“鱼与熊掌”难以得兼,这让达利越往后走,越发感到心力憔悴。
今年四月,达利又推出了饮品系列,实际上,这是达利又一次以新入者的身份闯进市场,而且与原先的食品行业跨度太大,基本无法从原有子品牌方面取得借势,加之营销下盘不稳,从上市情况来看,饮品系列已遭遇寒流。这为达利的辉煌成功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高费用推广模式,在微利时代危机重重。
据称,达利集团每年的销售额都在数十亿元,但这其中利润有多少?利润率究竟有多高呢?恐怕达利自己也会苦笑。
从资金运用角度来看,达利模式更像是一种赌博。每一次扩张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以进行技术引入、生产建设、品牌推广、产品宣传等。更为糟糕的是,达利的每一个子品牌都相对独立,也就是说达利需要同时对多种产品展开多种推广,一方面在市场上尚未完全站稳脚跟,一方面还要全力实现扩张,这就犯了分散兵力之大忌。
更何况,随着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每个企业都在不断而对成本压力。但据报道,达利压缩营销成本的方式却是“保持空中广告轰炸,却从营销推广的其他方面压缩成本,甚至导致没有钱维护终端的情况发生。”这意味着达利还没有改变固有模式的动力,但这样的做法,真无异于在饮鸩止渴。
再次,粗放式的经营策略凸现企业短板
应该说,达利集团在“蛋黄派“等产品上市初期,对渠道和对营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都非常重视,这也是“达利模式”的一种成功因素之一。然而在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市场战线已经越拉越长,无论是销售团队,还是渠道经销商,都已被拉得疲惫异常,经营策略再也做不到精耕细作,而偏于粗放。这些消息,在行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
从宏观上考虑,“达利模式”所执著的,也是一种粗放型的急功近利的营销思维。分析可知,蛋黄派、薯片与饼干的相继成功,已经在达利企业内形成一种盲目地固执——只要运用“达利模式”,则就能得到市场,得到利润,扩大规模——企业所追求的,也是最粗放式的经营目标。
只是,过于粗放式的经营策略,总是会遭到市场的棒喝。达利饮料系列的暗淡遭遇,正说明了这一点。
达利模式折射中国企业之痛?
如果我们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的话,达利模式实际上是现阶段中国许多食品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无论是粗放式的经营,广告为主的营销还是对产品本身的建设,达利模式都如同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是中国整个食品行业在成长中的困惑。
甚至,达利集团也并不是“达利模式”的开创者,只是这个模式中一个成功的个例而已。在它之前,有家电行业、医药保健品行业甚至房地产行业,在它之后,我们也不好说就没有来者了。
达利模式基本可以理解为过去一个时期许多企业发家的“套路”,但是那个需要不断开发新市场,不断扩张的商业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中国的商业环境正渐渐趋于成熟化、微利化,即使是今天的达利,面临的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在福建的同业,也不仅仅是在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而是在国际品牌和其它本土优秀品牌的夹缝地带求生存,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风险正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