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集体涨价,到底谁在忽悠?
从2007年开始,各个品牌奶粉就开始涨价。进入2008年,伴随着洋奶粉的集体涨价,奶粉业又在经历着新一轮的涨价。
洋奶粉,缘何涨价?
无论是2007年的涨价还是2008年的涨价,都深深触动着处于通胀敏感期的消费者,尤其是高端奶粉消费者。长期以来,高端奶粉大部分市场被外国品牌所把持,如美赞臣、惠氏、雀巢,即使中国第一奶粉品牌三鹿也难以撼动外资品牌的地位。因此,这些外资品牌的话语权自然要大。
其实,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国外奶粉品牌一直在不间断涨价,如2005年上半年外资品牌就提价10%左右。对于外资奶粉品牌的涨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消费者盲从:由于前几年,中国国产奶粉企业在高端奶粉市场处于一种缺失或薄弱状态,这造成了外资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供不应求,市场窜货现象较为严重。出于对外资品牌的信赖,消费者则是越涨越买。这时,消费者心理也处于一种相对不成熟阶段。另外,由于前几年经济发展,民众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涨价也不太敏感,也在其承受范围之内。
洋奶粉“饥饿”控货:对于市场窜货,2005年时,记者在做市场调查时,一位经销商曾经对笔者说,外资奶粉品牌在经营中运营的是一种“饥饿”疗法,即经销商难以从厂家拿到充足的货品。这种“饥饿”疗法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经销商为维持与零售终端的关系,不得不从其他货源相对充足的经销商手里拿货。这之后是否有厂家的控货运作的存在,笔者难以说清。但在经销商心目中,其嫌疑却难以脱逃。
应对国产奶粉高端战略:近几年,国产奶粉企业开始积极向高端奶粉领域拓展,无论是奶粉业领头老大三鹿,还是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都开始加大对高端奶粉的投入。如三鹿对金贝贝的换装提价。这都对外资奶粉品牌形成了一定压力。如何保持对国产奶粉的优势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价,这也暗合了中国消费者“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消费心理,即高价就等于高质。近期,三鹿的涨价申请被国家发改委通过,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外资奶粉的涨价压力。
2008,奶粉涨价考验通胀监管
进入2008年,一度被控制相对较好的市场通胀,又出现反弹。以原料成本上升为由,外资奶粉品牌开始大幅涨价。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外资品牌在市场话语权上似乎比国内企业更大,涨价也不易受政府监管。
进入2007年后,市场通胀与预期造成了消费者的一定恐慌,于是,出现了消费者抢购洋奶粉的事件。当然,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经销商囤积居奇的操作。这又最终使得外资奶粉品牌又有涨价的理由,恶性涨价循环似乎正在形成。从产业链角度看,恶性涨价可能通过经济传导机制被放大,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营。在市场国际化下,每个国家经济体自然会受到外部经济传导的影响。因此,面对经济通胀,国家监管机构不仅仅要对国内企业进行监管,更要对国外品牌的本土运营进行监管。
暂时的通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相对长期存在的通胀预期可能会造成恶性通胀,最终摧毁各个产业链,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