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打假第一人”王海被忽悠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09-11 13:46 营销分析
国内打假第一人王海先生一直穷追猛打要求丸美为其伪造日本背景的行为道歉。 道歉来了,在事件发生之后的第十天。 对此结果,王海先生看来比较满意,开始鸣金收兵了丸美方透露,已就日资背景问题与王海进行了真诚的沟通,王海就此事也表示谅解,并已表明近日内将撤诉。

 国内“打假第一人”王海先生一直穷追猛打要求丸美为其伪造日本背景的行为道歉。
  道歉来了,在事件发生之后的第十天。

  对此结果,王海先生看来比较满意,开始鸣金收兵了——丸美方透露,“已就日资背景问题与王海进行了真诚的沟通,王海就此事也表示谅解,并已表明近日内将撤诉。”

  丸美的道歉信看来颇有诚意,明确强调自己是地道的中国货,虽然对此前《每日经济新闻》关于其创始人取了个日本名及丸美学校存在虚假宣传的报道未置于一词。

  但是凡事要“听其言,观其行”。

  看到道歉信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丸美暗度陈仓的应对措施。

  丸美在自家网站上以“中日合资品牌”的身份对自身进行定位,并且在所有宣传中特别强调其中日合资身份——我相信这种做法将确保丸美公司旗下其他品牌如春纪、嵯峨野仍然可以坚定不移地延续其亲善路线。

  虽然这种做法间接承认其此前伪造背景的事实,但“混血人种”的身份在广大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看来其实还是具有很强的日本品牌的意味。

  和服稍加改装,创造性地融入中国元素不还是和服么?

  这种改变显然不把国人智商当一回事,但在法律上已无可攻击的漏洞,对丸美来说也已是一种很理想的结果。

  在这一点上,打假的主角王海先生输了一着,自始至终参与推动这一事件的《每日经济新闻》输了一局——只要丸美说它是中日合资品牌,就意味着丸美的胜利,即使它是以这样一种身份去衰落,因为它还是在消费者心目中保留了其极其渴望残留的日本的印迹。

  从日本品牌到中日合资品牌,这种转变看似迫不得已,但只不过变了个法儿忽悠国人,即使道歉,但还是穿着一件和服,王海与《每日经济新闻》其奈我何?

  我和丸美总经理孙怀庆打过交道,从体貌特征及语言上看不出与国人有异;必须承认,孙先生是个青年才俊,有能力,有想法,非庸碌之辈。

  但我永远不能接受那个叫做小林庆夫的孙怀庆先生,一个以日本人自居的中国人——我不想因为未来可能见到他引致尴尬而回避或隐瞒这一点。

  从知道孙先生宣告他是小林庆夫并以此身份进行企业宣传的那一刻起,我就不能接受。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市场立足,要赚中国人的钱,却要在身份上采取“去中国化”的行为,我认为这是对国人情商与智商的双重侮辱。

  这不是“不成熟”就能解释得了的。孩子?很可笑的说辞。要知道相对宝洁这样的百年企业,联想与海尔都是孩子。何况,你还是个有点历史知识的小孩。

  中国人以这个国家而自豪,就应该在一些事情上有最基本的立场。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企业成功,就可以将其成功的手段合理化。

  虽然只是生意上的事而已,但有些事,我们必须持“我必庄重,我必虔诚”的敬畏之心。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表明一个普通国民的最最基本的立场。

  即使哪一天丸美公司成了丸美株式会社,孙先生持“小林庆夫”的日本籍护照,并且在东京的某间写字楼里接待来自中国的代理商,有关丸美身份的一切都已名正言顺,也改变了其今日不尊重国人、不尊重消费者的这种事实。

  我不是一个有着强烈仇日情绪的人。我曾自学过日语,很喜欢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日本文化,我喜欢日本文学与饮食的精致,我相信办公室挂着日本旗的孙先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与我无法相比,虽然在他简历中还有“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这么一段经历(我不知道早稻田大学对此是否会就此向孙先生提出抗议)。

  当媒体约我从专业的角度评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去谈论,希望大家不要被情绪所左右,并尽量压抑自己强大的憎恶的情绪,呼吁给丸美一种公道的待遇。

  而且在过去所有专业评论中,我都力求以公正立场发言,将丸美作为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例证。

  但当我看到到处都是“中日合资品牌”的说法时,我意识到胜利之神在带着嘲弄的笑容拥抱王海与《每日经济新闻》。

  可以设想的是,丸美为更多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另外一种忽悠的思路:中英合资品牌,英中合资品牌,德意中合资品牌,八国联军合资品牌……

  很保险的做法,绝对欢迎王海哥哥来找茬。

  如是,让我们等着中国的日化产业步美容专业行业一夕溃退的后尘吧。

  张兵武,资深品牌营销专家与商业评论专栏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为多家知名品牌提供品牌营销与公关传播服务,注重知识创新与实战经验的有机融合,是“知行合一”哲学的践行者,Email:zhangbingwu@126.com,联系电话:138244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