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中国:“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09-16 17:15 营销分析
在全球各大都市的商场中,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身影,却难寻中国品牌的芳踪,从制造到品牌,虽是一词之差,然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却是天壤之别。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生产的商品平均价值,只有全球平均商品价值的六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中国每

 在全球各大都市的商场中,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身影,却难寻“中国品牌”的芳踪,从“制造”到“品牌”,虽是一词之差,然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却是天壤之别。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生产的商品平均价值,只有全球平均商品价值的六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中国每生产一件商品,则要“买一送五”。

  根据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统计数据分析:2006年中国的GDP总量约为2.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量45.8万亿美元的5.6%。2006年中国生产了全球总量51%的水泥、33%的钢材、42%的建筑业材料、38%的服装、35%纺织品、35%以上家电等电子产品等等。在如此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中,中国企业又获得了多少价值呢?以5.6%份额除以最保守的35%的市场份额,得出中国商品价值仅为全球平均商品价值的六分之一。

  亚洲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贸易商Li& Fung的董事长William Fung有一个著名的“3美元”论断,他说“平均来讲,在1美元的出厂价和4美元的零售价之间存在3美元的差价,与其去拼抢已经少得可怜的1美元制造成本,不如集中精力去瓜分那3美元的蛋糕。”而不幸的是,“中国制造”恰恰在为这1美元拼抢。

  来自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美国从意大利进口服装的平均单价是22.84美元,从法国进口服装平均单价是22.42美元,从全球进口服装的平均单价是3.19美元,而从中国进口服装的平均单价是2.84美元,还不到国外一张电影票的价钱。2003年中国东莞市和其它几个南方地区贴牌生产了全球三大男衬衫品牌40%的市场份额,平均每件衬衫的出口价格是50多元人民币,贴上国外牌子在美国的零售价格是每件70—120美元,中国企业生产出口的衬衫平均一件只有0.3—0.4美元的利润。

  薄熙来曾在第九届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期间曾说: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中客车A380。

  “中国制造”价格偏低并非服装产品的孤立现象,我国的鞋、玩具、茶叶、钟表、家具、日用陶瓷、家用电器、自行车、文教体育用品等产品的出口量都名列世界前茅,然而因为缺少知名品牌,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鞋国,全球68%的成品鞋都产自中国。然而,据《环球时报》报道,一双售价为299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的“中国制造”女式皮鞋,皮鞋进口商支付给中国生产商的价格只有70克朗左右,而中国生产商每双鞋的实际利润只有5、6元人民币。中国品牌鞋与国际品牌鞋的价格也相距甚远,双星鞋与美国耐克鞋的制造成本只有几美分之差,然而两者的销售价格却相差整整5倍。

  中国生产了全世界近80%的玩具,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为9.9美元,而生产芭比娃娃的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5美分的加工费,其它的玩具如维尼熊、迪斯尼等也基本如此。而当这些“中国制造”的玩具贴上洋品牌以“洋货”身份返销中国市场时(这类产品占国内品牌玩具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立即身价倍增,一个芭比娃娃至少卖出100余元。

  2005年苏州某个厂家贴牌生产了全世界63%的鼠标,该厂一个鼠标的出口价格是25—30元人民币,而贴上外国牌子在美国的销售价格高达28美元左右。

  中国手表产量占全球的80%,平均出口价格为1.3美元,而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却高达329美元。

  ……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世界加工中心”的角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充斥着世界各国的货架,世界消费者已经到了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地步了。

  《今日美国》曾经这样描述美国人一天的生活:从清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几乎每一个生活与工作细节都离不开“中国制造”。早晨,叫醒美国人起床的闹钟有1/3印着“中国制造”;接下来洗手间里的塑胶遮帘、体重秤、卷发器以及吹风机大多来自中国;出门上班穿的衣服有17%是“中国制造”;路上使用的移动电话有27%从中国购买;到办公室桌子上摆放的木制书框、各类小文具同样是来自中国……晚上睡觉前,美国人需要关闭的台灯或者吊灯大约50%是“中国制造”。

  尽管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然而中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却凤毛麟角,据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品牌缺失之痛,导致我国企业只能陷于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加工的低端环节,辛辛苦苦“为她人做嫁衣”,却踏不上令人瞩目的红地毯。

  虽然中国贸易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位,然而令人欢欣鼓舞的巨大出口贸易规模为中国创造的利润却低得惊人。由于“中国制造”依靠两大因素支撑,一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二是宝贵的资源和能源的损耗(据统计,我们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11倍),所以中国廉价商品充斥世界各国市场时,不仅引发了中国与它国之间不断出现的“反倾销诉讼”贸易摩擦,更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四位,并与前三位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发达国家的GDP中,品牌所创造的价值超过60%,像拥有众多全球著名品牌的美国这个比例更高,而我国的GDP中,品牌所创造的价值不足20%。品牌的短板导致中国并没有获得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整体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07年10月31日公布的《2007-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体,瑞士和北欧国家排名继续靠前,中国仅排名第34位。

  (摘自杨兴国新书《品牌伐谋》,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yxg8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