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竞争VS战略竞争:中国酒业两种竞争定位(1)
一、酒业运营竞争定位
中国酒业在企业营销From EMKT.com.cn管理、流程规划、组织结构和运作上都有很大提升的余地,常会出现一些关键的运营环节制约了企业不能进一步发展。在此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在运营竞争上创新,通过一个工具、模型或是一个观念,就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的运营问题,使效益得以倍数提升。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盘中盘”模式给安徽酒业乃至全国酒业的贡献。
由于改善运营效益的做法是通用而现成的,企业通过基于运营效益的改善,通过营销咨询公司提出解决之道往往不是最难,有难度的是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一旦企业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模式或工具,通常能解除当初的发展瓶颈,释放出一波成长潜力。
这就是企业基于“运营竞争”的定位。
中国酒业最为常用、最熟悉、也最为习惯的是依靠“运营竞争”优势来获取企业运营效益的,企业惯常以某一个或者连续的营销活动来带动运营效益的增长,并依靠运营效益来代替战略。这种竞争定位短期内确实为很多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运营竞争的定位对企业的直接挑战就是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否则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就会很容易走向同质化,而同质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零和竞争、一成不变或不断下跌的价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水井坊高端定位成功后,国窖1573和舍得酒快速跟进;当口子窖终端模式应用成功后,迎驾酒、黄鹤楼酒、陕西太白酒、衡水老白干酒等全国地方名酒也迅速导入“盘中盘模式”,不惜重金投入到终端竞争的鏖战;当高炉家酒的“美元促销”刮起成功风暴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白酒企业也在快速上演玩“币”风暴。
但是,我们也更应该看到,依靠“运营竞争”只能在有限边界内获得效率的提高、效益的增长。企业过分倚重运营效益,并将某些制约自己的关键环节当作了“战略性”问题,从而忽略要去发展出真正的战略定位。黄鹤楼酒业就是这样,企业期望通过“市场营销及销售组织体系”的重建来“支持业务和获利增长”,过于期望通过盘中盘营销模式的导入和建立来获取长足的发展,也许这些都很必要,但即使企业在内部运营得再顺畅,它又怎么能保证顾客不买枝江大曲、白云边、口子窖等竞争对手产品而选择自己呢?
过于倚重某些环节的运营效益改善,会忽略对战略竞争定位的要求和发展。
二、酒业战略竞争定位
对许多缺乏战略定位观念而又成长得不错的中国酒业来说,它们并非没有定位,很可能正是企业实际活动中蕴含的某个战略定位,使它赢得了竞争优势并获得好的发展,只不过企业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和界定出这个定位并善以运用罢了,比如安徽文王贡酒,一个典型的传统白酒企业,当整个白酒行业风行勾兑工艺时,文王却立足消费者对传统白酒工艺的信赖,依靠“纯粮自家酿造”的品质诉求,立足临泉县,盘活企业区域市场资源,一直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
正如波特所言,“战略竞争开启了一个新的定位、新的商业模式和一种新的竞争系统。运营竞争回答的是如何找到竞争标杆:谁做得更好,我们就向它学习,我们距离最佳还有多大提升空间?”“最有价值的配称是那些只适用于特定战略的配称,因为它能增强定位的独特性”,而独特性令产品或服务产生溢价,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定位有重点和优先次序地提升不同环节的运营,才能获得最大绩效,在新勾兑工艺的白酒时代,“无烟工厂”到处都是,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必须立足现代消费者需求,在保证勾兑白酒酒水品质的同时,提供消费需求和消费服务上的独特性,比如安徽迎驾贡酒在包装上的不断创新,比如安徽种子酒推出“醉三秋”依靠“恒温窖藏”品质诉求,以及双钩珍宝坊开创自由勾兑的新消费理念,这些创新的独特性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溢价能力。
但是,蓝海总会转化为红海。
每一种新的“战略竞争模式”都会被竞争对手快速模仿的,这也是向成功者学习的趋势,竞争者的模仿会降低独特性,并使得行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同质化恰恰考验的是企业运营竞争能力。
当口子窖依靠“盘中盘”终端模式获取成功后,在诸多智业公司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区域强势品牌都在学习和模仿口子窖模式,这使得徽酒在省外很多地区遭受当地强势名酒的反击,战略竞争优势在不断化解。在西安,口子窖被西凤和太白疯狂挤压;在江苏,口子窖遭受洋河、今世缘等品牌的强力阻击;在河北、河南、山东,口子窖的优势被当地名酒的竞争模仿快速抵消,对于徽酒而言“盘中盘”中的小盘甚至已经不复存在。
“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它的本质是创造差异性,而非追求共同的“理想定位”。
缺少战略竞争定位的中国酒业正面临严重同质化危机。2007年,国家商务部再次启动了“中国名酒”的评选活动“第六届中国名酒”,却遭受的诸多质疑,甚至被造酒企业起诉。这个中国酒业对品牌极端重视的一种外在情节表现,这种评选对品牌塑造而言有形和无形的价值都很大,难怪河南宝丰酒厂有关人士会说“中国驰名商标与中国名牌对于白酒企业系列产品能够产生整体拉力”,但这也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中国酒品牌建设严重的同质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