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品牌如何借势世博营销
编者按: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极佳的事件营销题材,众多没能成为世博会官方赞助商的酒业品牌该如何借势世博营销实现品牌升级?
始于1851年的世博会,堪称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历届世博会均是品牌的饕餮盛宴,从蓝带啤酒、箭牌口香糖到奥的斯电梯,成就了无数的品牌传奇。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远赴海外参展的中国茅台酒“一摔成名”,名扬海内外,成就了其百年国酒品牌。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召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必远赴海外就可抢占世博营销的制高点,是中国品牌包括酒业品牌不容错过的历史性商业机遇。
然而,相对于2008年中国众多企业纷纷抢借奥运大事件开展“奥运营销”的热闹,当前的世博会造势呈现一派“政热经冷”,反差十分明显——官方主导的宣传活动很多、宣传力度很大,世博会官方在中央电视台投放高密度广告;与此同时,虽然世博会开幕已日益临近,但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的借势、助势宣传活动却仍然很少,除了上海的一些酒店和房地产开发商在炒作世博会概念以借此涨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景点跟风推出世博会旅游线路外,其他类型的品牌却少有围绕世博会主题的传播推广,即使是获得世博会官方赞助资格的各大品牌的宣传也不温不火。
这种怪现象的出现凸显了中国企业对于世博营销的理解存在观念上的误区,认为世博会是一次全球盛会,规格高,想要借势世博营销就要成为官方赞助商,或者只有那些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才应该去开展世博营销,或者认为只有巨大的投入才能去借势等。
巧妙借势也可喧宾夺主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中国最重大的社会事件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是极佳的事件营销题材。但世博会的赞助名额有限,白酒、葡萄酒、黄酒赞助商已分别被茅台、长城和金枫酒业卡位,那么其他酒业品牌是否就将错过世博会商机?
国内外无数事件营销的先例告诉我们,只要策略得当,有没有官方认可的赞助名分并不重要,只要巧妙借势传播也可喧宾夺主。
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金六福渴望搭上奥运营销的快车,但企业却显然没有能力成为国际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于是金六福转而与中国奥委会合作,让金六福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专用酒,并围绕奥运大事件推出主题为“金六福,奥运福”的整合传播行动,包括在在全国范围开展“寻找奥运福脸”等吸引消费者广泛参与的系列活动,从而成功置换概念,使金六福品牌与奥运紧密相联,花钱不多却取得较好传播效益。
耐克在奥运和世界杯大事件中与对手的较量则更生动地说明了什么叫喧宾夺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耐克没有耗费巨资争夺奥运会赞助商,却直接赞助众多有望夺冠的奥运选手,并推出“我爱洛杉矶”主题的系列传播行动,在通往奥林匹克公园的公路沿线设置了大量的户外广告,结合电视广告、POP等,强势占据奥运场馆外的整个洛杉矶,结果,耐克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结果,耐克与奥运会在公众心中的关联度竟比该次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匡威高出数倍。
2002年世界杯期间,耐克故伎重演,在阿迪达斯获得世界杯赞助商后,通过举办5人制足球赛,配合大量广告投放,再一次喧宾夺主。事后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0%的被调查者竟认为耐克才是赛事的官方赞助商。
借势世博大事件的策略要领
放眼世博,众多没能成为世博官方赞助商的酒业品牌又该如何借势世博营销呢?
策略要领一:借势大事件,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般而言,企业开展事件营销,总是要预设一个条件——即品牌的核心价值一般应与事件的属性有密切关联。但对于像世博会这样的极具正面意义的“大事件”,则无需如此苛求,“密切关联”只是锦上添花的参考因素而非必要条件,只要有能力、有资源就该大胆出手。原因有三:
一是世博这类大事件,本身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只要借势策略有效,就能引起关注、引发互动参与,这比酒水企业搞一些常规的促销、路秀效果不知好多少倍;
二是只要能成功跟世博话题关联在一起,就能够树立起在行业内至少区域内领先的大品牌形象,这是一般的广告所难以达成的价值,对于一些区域性的酒类品牌尤其重要;
三是借势世博营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营销行为,“参与世博”客观上对社会公共事业是一种良性促进,从一个角度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策略要领二:墙内开花墙外香
虽然不能成为世博会官方的赞助商,但“参与世博盛事人人有责”,只要用心,总是能找到婉转的“搭车”方式,甚至只要运作得当,借势效果不亚于赞助商。如同在最近举行的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中,一些脱离国民党参选的候选人反而赢得了蓝营选民支持,超越国民党推出的“正蓝”候选人一样。
在北京奥运前后,尽管奥运会赞助商被燕京和青岛啤酒分享,但雪花啤酒却凭“非奥运营销”大出风头,绕过奥组委直接抢夺奥运赛事的观众(奥运赛事的主体观众是男性,与啤酒的主体消费群重合),打出“啤酒爱好者的合作伙伴”的口号而独树一帜,并且通过与央视体育频道举办的“球迷世界杯”合作等活动,让雪花啤酒实际上成为奥运事件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京白二锅头在奥运之际推出系列以奥运场馆元素为创意的全系列产品瓶型,生动地演绎“北京在变,二锅头也在变”的主旨,吸引消费者来体验“新北京、新形象、新口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就世博会而言,酒业品牌可以退而求其次:
一是与世博会的各个展馆如湖南馆、四川馆、贵州馆等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展示活动。据悉,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传统葡萄酒生产出口大国都已计划在本国的世博展馆内举办各种形式的葡萄酒展示、品尝和推广活动;
二是与各地方政府合作,协助或联合其开展本地参展世博的宣传活动。一些实力较弱的地方性酒企甚至可以跟地市一级的政府相关部门来合作开展,此外也可与各地政府驻沪办合作来开展共同宣传展示。这跟糖酒会其间的“会外展”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