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品到半成品
然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诺基亚今天的困境与这种产品哲学密切相关,而且如果不扬弃这种哲学,诺基亚很难从一家手机厂商转型为一家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厂商,即便它的产品放弃通信的内核(塞班),换上了具有计算机血统的内核。
这是因为,作为计算机的移动终端是一种与传统的产品大异其趣的产品。其明显的差异在于,后者的功能内涵具有确定性、有限性即使是多功能的产品,其功能项目最终也是收敛性的;而后者的功能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和无限性它所提供的功能和体验是发散性的。前者总是以“成品”的形态呈现,而后者本质上都是“半成品”,它的合用性是由消费者自己在动态中定义的,直到用户将它弃置不用,它都是一个尚待重塑和补充的半成品。作为半成品的产品交付到用户手中之日,就是它被再定义、再制造之时。它会随用户的偏好、需求和参与能力不同,在功能和体验上呈现为不同的产品。两个在同一天购买iPhone或iPad的人几个月后再见面,可能会发现他们几乎在使用两件不同的产品。使用iPhone的人不怕“撞机”的原因,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手机经过他们个人的“再造”已经不再雷同。但诺基亚手机的用户就较少有这种个性化的自信产品的功能项常常是固定的,体验是相同的,所以“撞机”时感到很不自在。
在工业时代,制造企业都有一个梦想以大规模制造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可惜对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个性化、非标准化必然导致小批量,小批量必然牺牲由大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产品个性化的竞争力与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势同水火,难以调和。
只有极少数企业(如宜家)部分地实现了所谓“大规模量身定制”(Mass Customerization),即大规模生产预制模块,让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使用场景来将模块组装为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成品。但这种由模块组装的成品的个性化是相当有限的。其功能仍然是单一或相对固定的一张宜家的桌子怎么拼装都是桌子,其整体体验也是预制好的无论你购买宜家的什么产品,你得到的体验都是宜家式的。“变形金刚”式的产品能够变的只是“形”,而不是“神”。
然而,以数字为原材料而不是以原子为原材料的产品在大规模量身定制上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一级厂商(提供基础设备)向顾客出售的本质上是“计算能力” (连同一些简单的应用),而计算能力所导致的功能和体验可以千差万别。软件开发商提供的是将计算能力具体化为各种功能和体验的应用。
这里存在着一种层层递进的计算潜力的开发。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软件,其功能是尽可能释放芯片的计算潜能,让计算机成为一种从事各种计算的平台,应用软件则是对这个平台的计算资源的分别释放和开发。如果把由芯片和操作系统组成的计算平台比喻为土地的话,那么应用软件就是这片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生物。用户则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自助式地选取各种应用软件,“拼装”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成品。
目前,苹果的App Store在开设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有35万种应用软件,安卓的商店有25万种。有了如此多的应用软件(其数量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用户可以随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增加、更新、替换所需要的软件。每一个应用软件都可能重新定义一款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功能和体验。对用户来说,每购买一款应用软件,有可能像是购买一种新的机器。
举个例子,能不能生产一种专门针对练习高尔夫球的人的手机?习惯于工业时代生产方式的人可能马上考虑诸如此类的问题:厂商为开发和生产此产品将支付的成本是多少?有没有足够多的人购买以实现利润?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这是一个简单到不成问题的问题。用户只要在应用商店付费或免费下载一款挥杆练习软件 (用户紧握手机来“挥杆”,手机根据内置的重力感应功能,以挥杆的力度、姿式、方向作为变量,给每一次挥杆打分),再下载一款练习推杆的软件和一款让用户感受比赛过程和规则的游戏软件。智能手机制造厂商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过会有人开发这样的软件,但这些软件的的确确能让用户拥有一款好像是量身定制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