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非遗”营销,值得期待

华夏酒报 2009-07-10 10:55 营销资料
 新闻背景:宁夏欲实施“非遗营销”战略   据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近期,宁

 新闻背景:宁夏欲实施“非遗营销”战略

  据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近期,宁夏将对刺绣、回族服饰、器乐、汤瓶八诊4项非遗产品升级改造,形成“生产——定型——销售”的强大销售链条,贴上非遗标识后售往国内外。

  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之一,2008年9月,宁夏非遗孵化基地在银川文化城建成。盐池回庄刺绣、闫家贺兰石砚、桂琴刺绣、回族汤瓶八诊、伏兆娥剪纸、沙湖回族古陶乐坊、泾源古陇艺坊7家非遗项目率先进入孵化基地。

  据宁夏文化馆馆长靳宗伟介绍,宁夏很多非遗传承人虽然身怀绝技,但由于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和农村,缺乏资金且没有进入市场的营销手段和经验,多年来都是单打独斗。进入市场的几家非遗产品因传统技法无法与现代消费意识相结合,没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链条,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为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宁夏请来专家开始对非遗产品进行孵化,经过对产品与市场接洽、更新换代、包装、销售,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贴非遗标识的方式来提升非遗产品的价值,会带动民俗技艺的传承,吸引越来越多的传承人自觉参与,增强传承链条。

  非遗营销:把树种变成果子

  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是眼前一亮。非遗营销,值得称道,值得期待。无论宁夏非遗营销的最终“效果”如何,都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大胆创新与积极探索。

  非遗营销可谓是一举多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意就在于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属于全人类的灿烂民族文化,避免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这些璀璨明珠流失、消亡或被人为破坏。如果我们仅仅是被动的、消极地“画地为牢”——单纯地实施“静态保护”,那么,保护的结果也必将是消极的。所以,保护的最终意义和目标在于传承之,弘扬之,在于让这些历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宝贵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于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分享和喜爱这些非遗文化。非遗营销,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动态保护”,无疑是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最理想的途径。

  非遗营销,简而言之,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而且是有规模的市场化。让它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获得自我造血功能,获得自我发展与壮大的原动力,从而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来说,如果不能将自己所持有的这些“宝贝”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变为现实的财富,那么无疑是在抱着金娃娃找饭吃。相反,实现市场化之后,就实现了把手中的树种变成了果子。

  所以,从本质上说,非遗营销,就是把树种变成果子的过程。无论树种多么名贵,如果长不成果树,结不出果子,不但无法被人广泛的认识和接受,而且时间长了,这些种子自身也会退化和变异。相反,如果回归市场这一片沃土,非遗这些金色的种子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非遗销需要定量营销

  非遗营销不同于普通产品的营销,绝非“贴标”销售那么简单。笔者认为,在非遗营销中,一方面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有规模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又不能像萝卜白菜一样,多多益善,追求完全的规模效益。相反,而是应该实行“定量营销”。试想,如果盐池回庄刺绣、闫家贺兰石砚、桂琴刺绣、回族汤瓶八诊、伏兆娥剪纸、沙湖回族古陶乐坊、泾源古陇艺坊这七类遗产在市场上到了铺天盖地的状态,它们还有“非遗”本身的价值吗?

  物以稀为贵。对于非遗产品来说,过度的市场化开发,无疑是过犹不及的。如果过度开发,一方面,这些非遗产品的市场价值必定会“贬值”。另一方面,如果开发过度了,非遗的“标签”恐怕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了。

  所以,笔者的观点是,非遗营销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单纯地追求规模效益,而是应该实行“定量营销”。正如手工版的劳斯莱斯汽车一样,全球限量发行才能真正保持和实现其身份与价值。

  非遗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完美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一种文化,要实现市场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完美结合。

  这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 要防止非遗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被稀释。

  非遗产品上规模了,市场化了,有钱赚了,会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形?原料是不是会被替代?本来的手工制作是否会被换作机械加工?如何防止这些非遗产品在有规市场化之后变味走样,如何确保非遗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不被稀释,这是需要从制度、流程、监管等各个层面加以解决的。

  二、 要防止过度的市场化包装。

  非遗营销,离不开必要的市场化的包装。然而,同样是过犹不及,在市场化的包装过程中,同样必须做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三、 营销链条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出“文化味”。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许多城市的地摊上小商小贩在为了一件非遗商品而和顾客砍价讨价,那会是什么感受呢?所以,非遗营销,从生产、加工到流通再到销售终端……整个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体现出文化味,而不能真的被演变成一种“地摊商品”。
作者:王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