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广告的广告主与策划者
化广告的广告主
一是跨国公司。此类广告主实力强大,商品市场竞争力强,是跨文化广告的主要投资者。
二是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
三是进口商品的代理商。
跨文化广告的策划者
跨文化广告的代理公司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跨国广告公司。跨国广告公司拥有先进的广告理念、严谨的操作流程、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对国际品牌文化的深刻把握,所以是跨文化广告的主要执行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广告业的兼并、收购与联合之风愈演愈烈,造就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广告集团和广告公司,如奥姆尼康集团(美)、WPP集团(英)、电通集团(日)。
二是本土广告公司。本土广告公司浸染在当地文化中,熟悉当地情况,所以能较好地把握和执行跨文化广告效果。但是,本土广告公司在对跨国品牌的文化把握、公司运营理念、资金实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跨文化广告的内容
策划者选择富含输出国文化的符号,来塑造商品的诱人形象,如使用国际影星、营造西方式的生活场景、采用欧美风格的音乐、配上品牌的英文文字等等。这些文化符号给输入国的受众带来的不仅是感观上的刺激,更是心理上的享受。同时,也是文化上的融合。广告本身就是文化,当充满输出国文化的跨国广告高频率展现在输入国受众面前时,广告中暗含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消费理念、生活习惯等就会慢慢地融人受众的个体文化,进而影响输入国的社会文化。当然,完全异质的跨文化广告已经随着目标受众的审美情趣、判断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开始改变,慢慢地增加输入国的文化。
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广告开始采用输入国的文化符号以克服受众的文化抵触。如可口可乐,该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采用的是完全宣传美国情调的广告,而近几年,其广告开始采用大量的中国元素,如福娃、刘翔、中国红、对联、倒福等。但是,跨文化广告即使有本土化的趋势,还是走不出传递输出国文化的路子,可口可乐虽然增加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只要是接触广告的人,无意识中还是会把品牌和美国文化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