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菜农赚的钱被分走
哈尔滨大白菜销售环节上相对落后,菜农赚的钱被分走-食品产业网
在今年夏天举办的第21届全国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联络网络会议上,哈尔滨市提出将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利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重点按照郊区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圈、哈肇路和哈五路沿线百里蔬菜产业基地示范带规划布局,发展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10万亩,产量600万吨,争取产值60亿元。
如今正值秋菜上市,质量上乘的冰城大白菜热销。受中原、南方蔬菜大面积减产的影响,许多外地菜商纷纷来哈“抢菜”。
记者在采访时从外地菜商的口中了解到,在他们看来,由于缺少正规的蔬菜批发市场,冰城蔬菜在销售环节上与南方城市比相对落后,因此影响了菜农收入。
市农委蔬菜处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哈尔滨市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叫响冰城蔬菜品牌,增加菜农收入。
被一张包装纸改变的命运
第一次受雇给白菜打包装的高春红惊讶坏了。她瞪大眼睛问:“把菜弄得这么干净,包装打得这么精美,是要出口到韩国吧?”李正虎无奈地说:“精美?这是最次的包装!这两车菜只能运到山东。”—————因包装问题,李正虎没能把哈尔滨白菜运到上海客户手中。
2010年9月12日的秋日暖阳照耀在哈尔滨老机场路15公里处,却照不进李正虎心里。
今年气候挺怪,旱灾过后是水灾,影响持续到秋天。中原、南方大面积区域蔬菜减产。往年只在河北、山东一带收菜的李正虎听说哈尔滨白菜质量好、数量多、价格低,便第一次兴冲冲地来到哈尔滨收菜。
多年的贩菜经历,让李正虎在上海、寿光等地蔬菜批发市场都有固定客户,好多上海市的客户跟他订菜。他预计10月11日到哈尔滨便立即先向上海发两车菜(每车10万公斤)。他的收菜流程是,到了当地菜田旁的蔬菜大市场,买包装纸、包装袋,和菜农谈好价钱,就雇人打包装、装车。
李正虎万万没想到,他没办法把哈尔滨的菜运到上海。上海客户需要的菜是这样的,每棵白菜砍去根、扒掉外面几层菜帮后,用包装纸把从菜叶向菜根方向2/3处都包好。根据菜的等级选择不同颜色的包装纸,再把菜装进网兜。包装纸都是上蜡的亮面纸,不但让菜看起来美观,运输过程中还能防雨。如果把没有包装的毛菜运过去是没人要的。
李正虎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买不到包装纸。他说,在山东和南方一些省市的蔬菜市场里数十种颜色规格的包装纸、袋应有尽有,用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等不同颜色包装纸也能区分菜的品牌和等级。可是在哈尔滨,根本没有卖的。他在路边遇到一份卖亮皮包装纸的:275元一捆(110张),这种包装纸在南方全是50元一捆,但在哈尔滨只此一份爱要不要。他算了算,成本合不上。最终以25元一捆的价格买了最低档的一种黄色软包装纸,这种包装纸在南方10元钱一捆,一般还都嫌档次太低没人买。他又以每个0.8元的价格买了网袋,这种网袋在南方是0.65元。这些都让他在哈尔滨运菜的成本大幅增加,只能压低哈尔滨白菜的收购价。
小赵家屯农民高春红等二十几个农民受雇给李正虎要的白菜打包装。头一次干这活儿的高春红惊讶坏了,她吃惊地问:“把菜弄得这么干净,包装打得这么精美,是要出口到韩国吧?”李正虎无奈地说:“精美?这是最次的包装,运到上海都没人要,这两车菜只能运到山东。”李正虎感慨,实在没想到哈尔滨的秋菜销售居然这么落后。
应该菜农赚的钱被各“环节”分走了
李正虎说:“我们走的地方多了,在菜田旁都建有几亩地的大市场,所有的菜农都到那儿卖。像哈尔滨这种在马路边卖菜的太少见了,我第一次看见。”没有菜市场,外地菜商只有依靠刘景凤这样的“白菜代收人”。每公斤毛菜落地,刘景凤赚2分钱。
老机场路13公里至17公里处,随时都有可能堵车。
这里是自发形成的秋菜外销市场,各地来的菜贩都到这里来收菜。说是“市场”,其实就是一些菜农把菜运到路边卖,每天谁会来卖,都卖些啥随机性很强。李正虎第一次看到这场面都惊呆了:“我们走的地方多了,到哪儿收菜都是在市场里收,一般在菜田旁都建有几亩地的大市场,所有的菜农都到那儿卖,收货商也都到那里。像哈尔滨这种在马路边卖菜的太少见了,在路边影响交通又不安全,遍地的菜叶子还把环境弄得很脏。而且,配套产品也全都没有。”
他告诉记者,在其他地方的蔬菜批发市场里购买包装用品,雇佣包装、扛菜工人非常方便。在哈尔滨,没有一个正规的市场,与菜农对接不但需要中间环节,想花钱雇人也很难雇到。
12日这天,李正虎运走20万公斤哈尔滨白菜。他是通过当地的农民刘景凤代收的。
刘景凤是向东村的村民,他向记者介绍的身份就是“白菜代收”。外地来的菜商不认识菜农,刘景凤就当他们的中间人。他把菜商的收购价告诉菜农,菜农如果同意,就把菜拉过来。刘景凤的劳务费是收毛菜落地每公斤2分钱。此外,他还帮着找包装工人。包装工人的工资是每装一袋白菜2.5元。
在老机场路这一带,都是靠刘景凤这样的“代收人”将外地菜商和菜农对接起来。但由于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雇佣工人很难。刘景凤找遍了周围可找的农民,也只找到了二十几个。
董艳丽家是明水县的,她到这里走亲戚时发现这个工作挺好,就跟姐姐一起来了。她说,头一次打这个包装不会打,动作很慢,看那些打得快的,一天就能挣200多元钱。
对于受雇佣的工人来说,给白菜打包装是个不累又赚钱的活儿。但对李正虎来说挺头疼,他说,在山东打包装的人工费是一个0.55元至0.6元,可在哈尔滨因为雇不到人价格就被抬高了。哈尔滨白菜外销不但没有完善的市场,人工费又很贵,这都提高了蔬菜的成本。原本该由菜农赚到的钱,就这样“四分五裂”地被各个环节分走了。
李正虎向记者建议:“差距太大了。建议哈尔滨的相关部门、村镇的领导到外地的批发市场看看,学习学习。”
内销或外销:
杨百顺以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把5万公斤白菜全卖给了山东菜商,比哈尔滨市区白菜的售价低了两三倍。对他来说,外销并不是因为能多赚钱,内销或外销从来就无从选择。“真正的菜农,有几个能进城卖菜的?跑不过来。没有外地人来收,我们就完了。不管销到哪儿,不管价格,能卖出去就行。”
13日,大赵家屯的杨百顺兴冲冲地看着自家种的白菜一袋袋被装上大货车。他以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把白菜都卖给了山东来的蔬菜贩运商老王。
这一天,哈尔滨市区秋白菜的售价是每公斤0.8元—1元,比杨百顺外销的价格高出两三倍。
哈尔滨市年年给菜农进城卖秋菜开通“绿色通道”,为什么不把菜拉到市区卖?杨百顺对记者说:“一家种七八亩地,产量就是5万多公斤,三四口人一起砍一天也就能砍5000公斤,砍不过来就得雇人砍。每家的劳动力一般也就是四口人,两个人在地里、两个人把菜拉路边来卖。秋白菜集中上市期也就十来天,这几天如果不把菜砍下来就等着烂地里吧。去城里卖跑不过来,而且也没有驾驶证,去城里哪儿都不认识,选卖菜点、卫生什么的一大摊子事儿呢。”
“要是没有外地人来收就完了。”杨百顺感慨,“年年哈尔滨市都吃不了这么多白菜,我们就是靠外销,只要有人来收,不管销到哪儿,不管价格,能卖出去就行。去年外地来收购的就少,最后上冻前的那几天,市里的小菜贩子来‘捡便宜’,一斤就给3分钱,爱卖不卖,我不卖有的是卖的。我雇人砍菜1个小时还得七八块钱呢,最后我就是没卖,菜全烂在地里了。”
今年让杨百顺和他的老乡们感到兴奋的是,外地来收菜的人很多,到处都是。虽然秋菜没卖完,我市还无法统计秋菜的外销量,但杨百顺感觉至少得比去年多一倍。菜商老王则认为,多两倍也不止。这几天在高速公路上,他看到一车车的哈尔滨白菜运出去。
“外地需求量这么大,如果等两天,会不会价格更高一些?”面对记者这样的想法,杨百顺直摇头:“有来收的就得赶快卖,谁也说不好菜价是会涨还是会跌,过两天可能连个收菜的都没有了,这个谁也赌不起。”
年年种白菜,有丰产有减产,但杨百顺的收入最鼎盛时也就是一亩地收入6000元。今年白菜种植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我市的白菜普遍减产。正常年份白菜亩产7500公斤,今年平均每亩减产2500公斤,加上种菜成本的上升,别看今年白菜上市价比去年高点儿,但菜农的收入可不会提高,杨百顺预计每亩可收入四五千元。
“钱都让小贩子赚去了。”大赵家屯一些年轻的菜农更敢说话,围着记者说:“小菜贩子最赚钱,拉到市里菜价就翻番,可我们菜农拉不过来啊,只能批发给他们。我们多希望能和城里的餐桌对接啊。”
年轻菜农的这种想法在我市还只是一个“期望”,在张家口却已成真。去年,张家口以市县蔬菜联合会为纽带,以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京张示范社为基础,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供京蔬菜产销协作网络已初步形成,当年就有600万公斤“坝上蔬菜”通过“农超对接”进入北京市12家超市销售。
冰城建设蔬菜市场势在必行
哈尔滨的白菜被打上包装,挂上其他地方蔬菜品牌的标签。“我市明明有自己的蔬菜品牌,却因为销售不正规,菜农吃了不少‘暗亏’。”白志怀说,“我市无论秋季、夏季,都有大批蔬菜被运往上海和江浙一带,建设大型专业的蔬菜批发市场势在必行。”
“河北坝上以前很穷,现在靠种菜都富裕了,哈尔滨种植蔬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这么好,农民应该能靠种菜致富。”老机场路的菜田旁,李玉虎对哈尔滨秋菜外销的现状表现出遗憾。
记者从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我市秋菜的出口量到目前为止还是零。植物检验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出口在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哈尔滨的秋菜目前还达不到出口水平。
记者注意到,在李玉虎收购的所有哈尔滨白菜的包装上都印有“乐果”字样。这是怎么回事?市农委蔬菜处副处长白志怀对我市蔬菜的产销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了然于心。他说,我市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些年一直在提高,多年前,我市市郊的秋菜已达到了100%无公害种植,这两年,又向有机蔬菜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注册了商标,像“平房牌”白菜等,注册商标的蔬菜有几十种。但由于销售的不正规及各方面意识的落后,我们的蔬菜品牌没有叫响,反而被一些外地菜商从地里直接收购来后,挂上其他品牌。
我市秋菜上市期短,到底需不需要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白志怀认为,为了叫响冰城蔬菜品牌,也为了增加菜农收入,我市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势在必行。他说,别看秋菜集中上市期也就一个月左右,但它决定着很多农民一年的收入。同时,我市夏菜外销量也很大,每年都有大批番茄、甘蓝、洋葱被运往上海和江浙一带。因此,我市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近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建设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的努力,包括在香坊区向阳乡等地都建设过5000至10000平方米的蔬菜市场。只是由于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滞后,以及有关部门和菜农的销售意识问题,都没有经营好。
据介绍,在今年夏天举办的第21届全国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联络网络会议上,我市提出将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利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重点按照郊区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圈,哈肇路和哈五路沿线百里蔬菜产业基地示范带规划布局,发展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10万亩,产量 600万吨,争取产值60亿元。并将扶持建设两个蔬菜批发市场净菜专营区。
白志怀认为,要实现以上蓝图,我市蔬菜销售环节滞后的现状亟待改变。此前几个蔬菜批发市场的夭折,并不能说明我市不需要这种专业销售市场,而应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的同时,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尽量满足外地菜商和本地菜农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冬季综合利用问题,搞好市场的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市夏菜和秋菜的外销,切实增加菜农的收入。(鞠红梅)
如今正值秋菜上市,质量上乘的冰城大白菜热销。受中原、南方蔬菜大面积减产的影响,许多外地菜商纷纷来哈“抢菜”。
记者在采访时从外地菜商的口中了解到,在他们看来,由于缺少正规的蔬菜批发市场,冰城蔬菜在销售环节上与南方城市比相对落后,因此影响了菜农收入。
市农委蔬菜处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哈尔滨市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叫响冰城蔬菜品牌,增加菜农收入。
被一张包装纸改变的命运
第一次受雇给白菜打包装的高春红惊讶坏了。她瞪大眼睛问:“把菜弄得这么干净,包装打得这么精美,是要出口到韩国吧?”李正虎无奈地说:“精美?这是最次的包装!这两车菜只能运到山东。”—————因包装问题,李正虎没能把哈尔滨白菜运到上海客户手中。
2010年9月12日的秋日暖阳照耀在哈尔滨老机场路15公里处,却照不进李正虎心里。
今年气候挺怪,旱灾过后是水灾,影响持续到秋天。中原、南方大面积区域蔬菜减产。往年只在河北、山东一带收菜的李正虎听说哈尔滨白菜质量好、数量多、价格低,便第一次兴冲冲地来到哈尔滨收菜。
多年的贩菜经历,让李正虎在上海、寿光等地蔬菜批发市场都有固定客户,好多上海市的客户跟他订菜。他预计10月11日到哈尔滨便立即先向上海发两车菜(每车10万公斤)。他的收菜流程是,到了当地菜田旁的蔬菜大市场,买包装纸、包装袋,和菜农谈好价钱,就雇人打包装、装车。
李正虎万万没想到,他没办法把哈尔滨的菜运到上海。上海客户需要的菜是这样的,每棵白菜砍去根、扒掉外面几层菜帮后,用包装纸把从菜叶向菜根方向2/3处都包好。根据菜的等级选择不同颜色的包装纸,再把菜装进网兜。包装纸都是上蜡的亮面纸,不但让菜看起来美观,运输过程中还能防雨。如果把没有包装的毛菜运过去是没人要的。
李正虎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买不到包装纸。他说,在山东和南方一些省市的蔬菜市场里数十种颜色规格的包装纸、袋应有尽有,用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等不同颜色包装纸也能区分菜的品牌和等级。可是在哈尔滨,根本没有卖的。他在路边遇到一份卖亮皮包装纸的:275元一捆(110张),这种包装纸在南方全是50元一捆,但在哈尔滨只此一份爱要不要。他算了算,成本合不上。最终以25元一捆的价格买了最低档的一种黄色软包装纸,这种包装纸在南方10元钱一捆,一般还都嫌档次太低没人买。他又以每个0.8元的价格买了网袋,这种网袋在南方是0.65元。这些都让他在哈尔滨运菜的成本大幅增加,只能压低哈尔滨白菜的收购价。
小赵家屯农民高春红等二十几个农民受雇给李正虎要的白菜打包装。头一次干这活儿的高春红惊讶坏了,她吃惊地问:“把菜弄得这么干净,包装打得这么精美,是要出口到韩国吧?”李正虎无奈地说:“精美?这是最次的包装,运到上海都没人要,这两车菜只能运到山东。”李正虎感慨,实在没想到哈尔滨的秋菜销售居然这么落后。
应该菜农赚的钱被各“环节”分走了
李正虎说:“我们走的地方多了,在菜田旁都建有几亩地的大市场,所有的菜农都到那儿卖。像哈尔滨这种在马路边卖菜的太少见了,我第一次看见。”没有菜市场,外地菜商只有依靠刘景凤这样的“白菜代收人”。每公斤毛菜落地,刘景凤赚2分钱。
老机场路13公里至17公里处,随时都有可能堵车。
这里是自发形成的秋菜外销市场,各地来的菜贩都到这里来收菜。说是“市场”,其实就是一些菜农把菜运到路边卖,每天谁会来卖,都卖些啥随机性很强。李正虎第一次看到这场面都惊呆了:“我们走的地方多了,到哪儿收菜都是在市场里收,一般在菜田旁都建有几亩地的大市场,所有的菜农都到那儿卖,收货商也都到那里。像哈尔滨这种在马路边卖菜的太少见了,在路边影响交通又不安全,遍地的菜叶子还把环境弄得很脏。而且,配套产品也全都没有。”
他告诉记者,在其他地方的蔬菜批发市场里购买包装用品,雇佣包装、扛菜工人非常方便。在哈尔滨,没有一个正规的市场,与菜农对接不但需要中间环节,想花钱雇人也很难雇到。
12日这天,李正虎运走20万公斤哈尔滨白菜。他是通过当地的农民刘景凤代收的。
刘景凤是向东村的村民,他向记者介绍的身份就是“白菜代收”。外地来的菜商不认识菜农,刘景凤就当他们的中间人。他把菜商的收购价告诉菜农,菜农如果同意,就把菜拉过来。刘景凤的劳务费是收毛菜落地每公斤2分钱。此外,他还帮着找包装工人。包装工人的工资是每装一袋白菜2.5元。
在老机场路这一带,都是靠刘景凤这样的“代收人”将外地菜商和菜农对接起来。但由于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雇佣工人很难。刘景凤找遍了周围可找的农民,也只找到了二十几个。
董艳丽家是明水县的,她到这里走亲戚时发现这个工作挺好,就跟姐姐一起来了。她说,头一次打这个包装不会打,动作很慢,看那些打得快的,一天就能挣200多元钱。
对于受雇佣的工人来说,给白菜打包装是个不累又赚钱的活儿。但对李正虎来说挺头疼,他说,在山东打包装的人工费是一个0.55元至0.6元,可在哈尔滨因为雇不到人价格就被抬高了。哈尔滨白菜外销不但没有完善的市场,人工费又很贵,这都提高了蔬菜的成本。原本该由菜农赚到的钱,就这样“四分五裂”地被各个环节分走了。
李正虎向记者建议:“差距太大了。建议哈尔滨的相关部门、村镇的领导到外地的批发市场看看,学习学习。”
内销或外销:
杨百顺以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把5万公斤白菜全卖给了山东菜商,比哈尔滨市区白菜的售价低了两三倍。对他来说,外销并不是因为能多赚钱,内销或外销从来就无从选择。“真正的菜农,有几个能进城卖菜的?跑不过来。没有外地人来收,我们就完了。不管销到哪儿,不管价格,能卖出去就行。”
13日,大赵家屯的杨百顺兴冲冲地看着自家种的白菜一袋袋被装上大货车。他以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把白菜都卖给了山东来的蔬菜贩运商老王。
这一天,哈尔滨市区秋白菜的售价是每公斤0.8元—1元,比杨百顺外销的价格高出两三倍。
哈尔滨市年年给菜农进城卖秋菜开通“绿色通道”,为什么不把菜拉到市区卖?杨百顺对记者说:“一家种七八亩地,产量就是5万多公斤,三四口人一起砍一天也就能砍5000公斤,砍不过来就得雇人砍。每家的劳动力一般也就是四口人,两个人在地里、两个人把菜拉路边来卖。秋白菜集中上市期也就十来天,这几天如果不把菜砍下来就等着烂地里吧。去城里卖跑不过来,而且也没有驾驶证,去城里哪儿都不认识,选卖菜点、卫生什么的一大摊子事儿呢。”
“要是没有外地人来收就完了。”杨百顺感慨,“年年哈尔滨市都吃不了这么多白菜,我们就是靠外销,只要有人来收,不管销到哪儿,不管价格,能卖出去就行。去年外地来收购的就少,最后上冻前的那几天,市里的小菜贩子来‘捡便宜’,一斤就给3分钱,爱卖不卖,我不卖有的是卖的。我雇人砍菜1个小时还得七八块钱呢,最后我就是没卖,菜全烂在地里了。”
今年让杨百顺和他的老乡们感到兴奋的是,外地来收菜的人很多,到处都是。虽然秋菜没卖完,我市还无法统计秋菜的外销量,但杨百顺感觉至少得比去年多一倍。菜商老王则认为,多两倍也不止。这几天在高速公路上,他看到一车车的哈尔滨白菜运出去。
“外地需求量这么大,如果等两天,会不会价格更高一些?”面对记者这样的想法,杨百顺直摇头:“有来收的就得赶快卖,谁也说不好菜价是会涨还是会跌,过两天可能连个收菜的都没有了,这个谁也赌不起。”
年年种白菜,有丰产有减产,但杨百顺的收入最鼎盛时也就是一亩地收入6000元。今年白菜种植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我市的白菜普遍减产。正常年份白菜亩产7500公斤,今年平均每亩减产2500公斤,加上种菜成本的上升,别看今年白菜上市价比去年高点儿,但菜农的收入可不会提高,杨百顺预计每亩可收入四五千元。
“钱都让小贩子赚去了。”大赵家屯一些年轻的菜农更敢说话,围着记者说:“小菜贩子最赚钱,拉到市里菜价就翻番,可我们菜农拉不过来啊,只能批发给他们。我们多希望能和城里的餐桌对接啊。”
年轻菜农的这种想法在我市还只是一个“期望”,在张家口却已成真。去年,张家口以市县蔬菜联合会为纽带,以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京张示范社为基础,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供京蔬菜产销协作网络已初步形成,当年就有600万公斤“坝上蔬菜”通过“农超对接”进入北京市12家超市销售。
冰城建设蔬菜市场势在必行
哈尔滨的白菜被打上包装,挂上其他地方蔬菜品牌的标签。“我市明明有自己的蔬菜品牌,却因为销售不正规,菜农吃了不少‘暗亏’。”白志怀说,“我市无论秋季、夏季,都有大批蔬菜被运往上海和江浙一带,建设大型专业的蔬菜批发市场势在必行。”
“河北坝上以前很穷,现在靠种菜都富裕了,哈尔滨种植蔬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这么好,农民应该能靠种菜致富。”老机场路的菜田旁,李玉虎对哈尔滨秋菜外销的现状表现出遗憾。
记者从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我市秋菜的出口量到目前为止还是零。植物检验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出口在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哈尔滨的秋菜目前还达不到出口水平。
记者注意到,在李玉虎收购的所有哈尔滨白菜的包装上都印有“乐果”字样。这是怎么回事?市农委蔬菜处副处长白志怀对我市蔬菜的产销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了然于心。他说,我市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些年一直在提高,多年前,我市市郊的秋菜已达到了100%无公害种植,这两年,又向有机蔬菜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注册了商标,像“平房牌”白菜等,注册商标的蔬菜有几十种。但由于销售的不正规及各方面意识的落后,我们的蔬菜品牌没有叫响,反而被一些外地菜商从地里直接收购来后,挂上其他品牌。
我市秋菜上市期短,到底需不需要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白志怀认为,为了叫响冰城蔬菜品牌,也为了增加菜农收入,我市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势在必行。他说,别看秋菜集中上市期也就一个月左右,但它决定着很多农民一年的收入。同时,我市夏菜外销量也很大,每年都有大批番茄、甘蓝、洋葱被运往上海和江浙一带。因此,我市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近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建设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的努力,包括在香坊区向阳乡等地都建设过5000至10000平方米的蔬菜市场。只是由于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滞后,以及有关部门和菜农的销售意识问题,都没有经营好。
据介绍,在今年夏天举办的第21届全国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联络网络会议上,我市提出将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利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重点按照郊区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圈,哈肇路和哈五路沿线百里蔬菜产业基地示范带规划布局,发展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10万亩,产量 600万吨,争取产值60亿元。并将扶持建设两个蔬菜批发市场净菜专营区。
白志怀认为,要实现以上蓝图,我市蔬菜销售环节滞后的现状亟待改变。此前几个蔬菜批发市场的夭折,并不能说明我市不需要这种专业销售市场,而应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的同时,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尽量满足外地菜商和本地菜农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冬季综合利用问题,搞好市场的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市夏菜和秋菜的外销,切实增加菜农的收入。(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