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又到了 巧克力要涨价啦
新兴市场需求旺盛,可可供不应求,巧克力的涨价看来在所难免。
情人节将至,但对于想要为爱侣送上巧克力的消费者而言,恐怕要多花一点钱。
国际可可组织(International Cocoa Organization,ICCO)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可可交易均价达到每吨3345.65美元(约合22010元人民币),逼近2009年12月创下的3497.58美元(约合23010元人民币)的十年最高位。
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报告指出,原料价格走高反映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巧克力往往给人留下易导致肥胖、高热量等印象。因此在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国家,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更青睐高可可含量的高端黑巧克力(可可含量50%以上),而非传统的牛奶巧克力(可可含量10%左右)。
同时,随着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巧克力类的糖果零食,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购物车。据《金融时报》报道,2009年到2014年,亚洲可可需求上升了29%。中国过去十年巧克力销售额增长了一倍,2014年达到22.19万吨,但人均每年消费巧克力不足200克,尚不足西欧市场的5%,未来仍有巨大潜力。
需要采购可可的不仅仅是巧克力企业。随着星巴克、Costa等连锁咖啡店品牌在全球进一步扩展,其贩售的饮品和糕点,同样加剧了可可的供应缺口。
全世界可可近70%产自非洲西部地区。据国际可可组织统计,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全球可可总产量为420.1万吨,总研磨量为412.3万吨,同比分别减少3.9%和4.6%。
欧睿国际的分析师杰克·斯凯力(Jack Skelly)认为,由于近年来西非地区受到自然灾害、战乱和埃博拉瘟疫等因素影响,维持产能已属不易,短期内很难有显着增长,2016年可可价格仍将维持在高位。
对于大众市场巧克力品牌,使用代可可脂一度是对抗快速上涨的可可价格的手段。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英敏特(Mintel)的调研,尽管27%的中国消费者不介意购买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产品,但多数消费者声称可以从口感中分别出可可与代可可脂的差别。此外,“代可可脂”的说法会给消费者产生负面印象,认为产品不正宗、不健康。
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涨价似乎成为巧克力厂商们不得已的选择。不过,身经百战的行业大玩家们,总有些手段让涨价看起来不那么赤裸裸。
产品“瘦身”,即在保持原有售价的同时减少产品分量,是一种常见的变相涨价的手段。不过消费者对此早已颇有微词。
同样有意见的还有零售商。2014年亿滋国际(Mondelez)试图提高产品价格,但欧洲的零售渠道伙伴拒绝合作,产销双方就定价问题的纠纷延长了数月,令亿滋蒙受了不小损失。
现在,包括拥有吉百利的亿滋国际和拥有M&M's与德芙的玛氏(Mars)等零食巨头,则倾向于推出更小包装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片数少而轻薄的小包装巧克力售价更低,将刺激更多冲动消费——毕竟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一口气吃下一整块巧克力。而对于厂商而言,小包装商品的单价更高,更有利可图。
同样地,毛利率更高的高端产品也成为众多厂商重点布局的创新方向。英敏特调查显示,40%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高端品牌的溢价买单,同时,34%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花更多钱。
巧克力生产商之一的雀巢集团去年开始率领旗下巧克力品牌Cailler进入全球高端巧克力市场。去年10月开始,该品牌陆续开始进入美国、英国、德国以及中国市场,同时Cailler还在日内瓦、苏黎世、迪拜及新加坡等几大机场旅游零售商店开始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