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营白酒的方法,关键是找准定位
按此思路,依托大集团,集体推出重庆白酒行业的代表作;花大力气,选择有地方特色的白酒,整体包装推广。
但整合并不容易。重庆诗仙太白酒厂介绍说,相关部门曾拿出过一个方案,要求以诗仙太白为核心企业,将重庆市有一定实力的白酒厂合并,但最终不了了之。问题在于,各白酒厂和酒厂所在地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据了解,众多企业不愿意“撮合”,一个重要问题是,已有固定消费群体的小酒厂们担心,新品牌会被认可吗,白酒行业一个“潜规则”是,推广一个新品牌的成本,往往比购买该品牌生产线的费用还高。
贴牌在重庆白酒业同样留下了凄凉一笔。
一个是“长安之星”。2002年,长安斥资1个亿杀入白酒行业,“长安星”酒将采用(OEM)贴牌的方式生产。该品牌酒从“二星”到“五星”共分为四个层次,单瓶价位多在百元以上,专攻中高档酒市场。长安集团有关人士介绍,当时,在长安江陵厂400平方米的职工食堂里,贴牌五粮液生产的40万瓶“长安星”酒堆码了10层,足足有200多千升……但2004年前后,长安宣布退出。
另一个是力帆。据力帆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该集团2001年进入酒业,最初选择在四川宜宾红楼梦酒厂贴牌生产力帆酒。并与对方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红楼梦酒厂每月供给力帆白酒100千升,贴上“力帆”品牌,合同期限是“无限期”。可到2005年3月,力帆也宣布退出。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嘉陵。
业内人士认为,贴牌也好,造牌也罢,其实都是一种经营白酒的方法,关键是找准定位。
同样贴牌五粮液的“金六福”、“浏阳河”等,这些白酒品牌现在已响遍全国。
重庆本地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酒厂人士提供一个颇有争议的说法:当年,用某品牌贴牌的酒,尽管每瓶卖到200元左右,瓶子里的酒其实只值五六元。
造牌成功的诗仙太白集团人士介绍,他们拿到“中国驰名商标”,靠的是不断搭卖“诗酒文化”。而“金六福”、“浏阳河”等贴牌白酒,靠的是不断叫卖“喜庆”文化。
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对重庆大小酒厂的特色加以研究,深度挖掘市场空间。
江津白酒就很典型。国内清香型酒类中,“江津小曲”质量为全国最好,加上没有浓香型白酒添加乙酸、酸酯等,属“纯天然酿造”,更利于通过欧美国家苛刻的质量标准,大赚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