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宜宾舞动中国白酒金三角龙头

未知 2011-12-16 08:47 白酒
全市90%以上的酒企业集体扩能,全国70%的白酒交易与宜宾直接或间接相关,当产能向上的态势日益明显的时候

     全市90%以上的酒企业集体扩能,全国70%的白酒交易与宜宾直接或间接相关,当产能向上的态势日益明显的时候,宜宾酒也加快了销售向外的步伐。9月16日,国内首家白酒现货交易所四川联合酒类交易所在宜宾开业营运。

  “在3年时间内,交易所的交易金额力争达到1000亿元,交易份额占全国白酒交易总额的30%。”偏居川南宜宾,四川联合酒类交易所为何会有如此气魄?这不得不谈及交易所依托的产业厚土宜宾酒产业发展状况。

  2007年,自白酒产业被宜宾市委、市政府确立为“一号产业”后,宜宾白酒行业便开始了全新的旅程。近3年来,宜宾市282家酒类生产企业中90%以上都进行了扩能建设,成为新世纪以来白酒产业最大规模的集体扩能阶段。除五粮液集团外,宜宾酒业近3年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总和。万吨级技改项目相继出现,高洲酒业2.5万吨项目已竣工投产、红楼梦酒业3.75万吨项目已破土开工、叙府酒业2万吨项目已完成规划和征地、君子酒业1.8万吨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随着企业扩能步伐的加快,宜宾酒企业层次结构不断改善。目前,宜宾市现有酒类规模以上企业30户,比2005年增加14户;2010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企业22户,比2005年增加20户。今年1—9月,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为23户。全市已形成五粮液集团为龙头,高洲酒业、叙府酒业、红楼梦酒业、华夏酒业、吉鑫酒业等为支撑,一般规模企业共同发展的梯级层次结构。

  扩能之后,宜宾酒强势占据全省酒业半壁河山。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累计完成酒类产值382.54亿元,销售收入488.89亿元,分别占全省同行业的38.83%、46.26%。酒类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号产业”。

  “产业发展如果光看体量未免过于片面,大品牌体系的构建才能真正促成宜宾酒业由量变到质变的成功飞跃。”宜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一号产业”有着更深刻的思考。

  于是,构建大品牌体系成为宜宾酒业不断奋斗的目标。2009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授予宜宾市 “中国白酒之都”荣誉称号;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考核认定宜宾酒为地理标志产品;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授予宜宾 “全球白酒产业国际合作基地”。“十一五”期间,宜宾市酒类企业创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6件,现共达7件;创四川省名牌产品2个,共达10个;创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共达9个;近几年获中国白酒“优级酒”认证企业已达11户。这些品牌的创建和价值提升,与“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区域性国际品牌和“中国酒都”这一城市品牌,共同形成了宜宾白酒大品牌体系。

  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竞争实力,宜宾酒业产销两旺的态势始终不败:2010年,宜宾市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实现利税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24.97亿元,占全市工业的54.41%,同比增长64.55%,比2005年增长1.91倍;实现利润总额80.86亿元,同比增长71.50%,比2005年增长2.26倍。利润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省同行业的53.25%和47.82%。

  如今,不只是宜宾人看到了宜宾酒业发展的强劲态势,内蒙古、山东、湖北等国内多地投资商也纷纷抢滩宜宾酒业。数据显示,2007年之前,宜宾引进的白酒企业只有4户,且规模均在千吨以下。目前,通过独立办企业、合资合作新建企业、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进入宜宾白酒行业的外地企业已达13户,且规模多在5000吨以上,乃至上万吨。

  在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宏伟目标下,宜宾立志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

  中国白酒之都:打造世界顶级白酒基地

  酒者,天之美禄。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酒像血液一样流淌在各民族的心灵深处,见证了民族历史,涵养了民族的性格,体现了民族情愫,成为各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文化酵母,远远超越了其作为物质饮品的价值。白酒是我国独有的蒸馏酒,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传承的活载体。在中国现存酒种中,白酒最有机会打造成为世界级奢侈品。川酒甲天下,而将中国白酒推向世界的重任注定由酒都宜宾担纲。

  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宜宾酒将中华文化传向全球

  1915年,五粮液人历尽千难万险,把中国的五粮液带出国门,夺得第一届巴拿马食品博览会金奖。从那一刻起,承载着5000年中华文化的五粮液便勇敢地迈出了国门,走向世界。到目前为止,五粮液系列酒辐射到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等世界5大洲,非酒类产品也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粮液的发展之路带给中国企业许多启示。专家认为,五粮液集中国酒文化之大成,有着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必需的深厚文化力和文化认同感,这是它能够占据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原因。

  五粮液调和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5种粮食之精华,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各种成分的相互调和,使得色、香、味相互平衡,形成了“香气悠久、味道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协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著称”的风格特点,深得世界各国人士喜爱。在酿造工艺方面,五粮液则以独有的6大优势为基础,“该现代化的都现代化,该传统的依旧传统”,对原酒分级、陈酿、勾兑操作等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走出了一条中国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纵观世界名酒,每一种名酒的背后都有其所在地域、所属民族的深厚的文化背景:白兰地里孕育着法兰西的浪漫与激情,威士忌中流淌着英格兰的贵族气质,伏特加中有着俄罗斯的直爽与刚烈,而五粮液则蕴含了和谐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五粮液已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90%出口份额 “五粮液模式”开辟中国白酒的突围之路

  川酒技艺,博大精深;川酒特色,多姿多彩。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让中国传统蒸馏白酒从经验型产业提升为科学性产业?在低碳经济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如何推动白酒产业从传统酿造向生态酿造转型?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必须攻克的难题。唯绿色、唯品质、唯低碳的“五粮液模式”为中国白酒的突围找到了根本出路。

  白酒产业的国际化,品质改进是关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五粮液在业界率先成功破解低度酒难题,大大缩小了中国白酒与西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文化之间的差距,使中国白酒出口成为可能。而今,五粮液已拥有全国最大的窖房和世界最大的酿酒车间。卓越的品质使五粮液雄踞中国白酒出口市场90%的巨大份额。目前,酒都宜宾已采取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方式,建立起宜宾酒类新产品市场调研体系、技术研发体系、认定体系及商业推广体系,确保宜宾酒类产业始终走在市场的最前端,引领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无疑是21世纪的崭新经济发展模式。就白酒行业而言,追求低碳就意味着在低耗能、低污染的同时提高原粮出酒率,提升产品品质。然而,规模化的白酒生产必然会大量产生丢糟、废水和废气。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即提出 “"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科学利废观,全面启动“三废”治理工程,探索出一条“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治理酿酒“三废”的道路,成功地将低碳经济模式植入五粮液生产全过程。五粮液的成功经验和成功技术在宜宾乃至全国酒业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高洲酒业、叙府酒业等一批企业已完成循环用水技术改造;华夏酒业、天成酒业等一批技改项目中,已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列入必要的组成部分。

  千亿元航母 宜宾吹响打造“巅峰之饮”号角

  “国酒之源,巅峰之饮。”

  这是宜宾市委主要负责人为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设计的推广语。字里行间跃动着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宜宾的自信和追求。纵观全国白酒行业,打造中国酒业巅峰舍宜宾其谁?!

  走进五粮液十里酒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酒香,醇厚而香甜。在花香与酒香的相互交融中,精巧美妙的五粮液特色景观与整洁美观的生产厂房相得益彰,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气息在这座“花园工厂”里交相辉映。4万吨级的世界最大酿酒车间、年产100吨的世界最大酒窖、1000吨级世界最大的酒库、30多条装备精良的包装流水线掩映在绿色丛林中,每天100多辆专车将五粮液系列酒送往四面八方。

  在五粮液集团的带动下,宜宾境内高洲酒业、叙府酒业、红楼梦酒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白酒产业成为宜宾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酒类产业对宜宾社会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同时产生着深远的国内国际影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70%以上的白酒企业都与宜宾紧密相联,宜宾白酒产业在全国酒业大格局中已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地位。

  三江奔涌帆向东,更立潮头歌大风。2009年,宜宾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到2015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以酒业为核心的五粮液千亿元产业园区犹如一艘航母顺势而动,破浪前进,吹响了打造世界顶级白酒基地的号角,中国白酒的世界化道路注定将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中国白酒之都 宜宾最大的城市名片

  宜宾地处“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理位置上,拥有无法复制的生态优势;

  宜宾积淀着上下4000多年的悠久酿酒文化,拥有国内目前窖龄最长的老窖池,至今仍在传神演绎“千年古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这句古老谚语的真谛;

  宜宾酒类产业成了整个城市最重要的产业选择,“一号产业”的头衔实至名归;

  ……

  无数个“最”都难以言尽酒之于宜宾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酒都的名号是宜宾最大的城市名片。”宜宾人眼里,“酒都”二字已与“中国白酒金三角”、“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这样的宏大战略紧密相连。

  2008年元月,在中共宜宾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上,宜宾响亮地提出了“着力打造"世界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的目标,并明确提出将酒类产业作为宜宾的“一号产业”来倾力打造。

  随后,宜宾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宜宾市酒类(食品)产业促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配备高效、精干、专业人员强力推进酒产业发展。同时,实行了市委常委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2009年5月,宜宾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酒类产业的通知》,对酒类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决定从当年起,在市本级预算中安排1000万元资金作为酒业发展资金,用于酒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市场营销、市场建设、市场监管、产业链延伸等,以后逐年增长;同时,每年市财政还安排300万元作为考核奖励资金,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加大对酒类企业技术改造等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

  非常之举必建非常之功。在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的指引下,宜宾酒产业在新千年迎来了百花争妍、百花齐放的春天。

  2007年至今,宜宾新增白酒五粮春、五粮醇、叙府、高洲、华夏、红楼梦等6件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突破了10多年来的停滞状态,改写了多年只有“五粮液”这一唯一“中国驰名商标”的历史。

  2009年底,宜宾市共有5家白酒企业技术中心获得认定。同年底,“中国白酒之都”花落宜宾。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考核认定宜宾酒为地理标志产品;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授予宜宾“全球白酒产业国际合作基地”。

  2011年,最能代表酒都品牌形象的品牌“五粮液”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586.26亿元,连续17年稳居全国饮料食品行业排名第一。

  当各种荣誉如雪片般飞来的时候,酒都宜宾始终不忘的是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走创新和特色之路已构筑起了宜宾白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市酒业拥有国家级酿酒大师5名、省级酿酒大师7名、省级酿酒业营销大师4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名、酿酒类工程师350名、国家级白酒评委20名、高级酿酒师460余名、高级品酒师120余名。全市酒类企业与江南大学、四川酒科所等酒类顶级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已达6个,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4个。全国白酒行业人才高地基本建成并不断巩固。

  为整体构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区,引领全国白酒产业的大发展,酒都宜宾又有了全新的发展现已制定了《宜宾市“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五粮液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规划》、《宜宾市白酒产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宜宾市酿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宜宾市酿酒原料种植基地规划》、《五粮液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等一系列高起点的战略规划。

  “以酒为媒,产业联动”。在引领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中,宜宾正在充分发挥白酒产业的牵动效应,在联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透过规划看发展,通过联动看未来。“一号产业”注定成为宜宾最重要的产业支撑,而酒都也注定成为宜宾最大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