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周晓峰:“三次创业”背后的鲁酒奇迹 10-09

中国酿酒网 2012-10-09 14:51 白酒
周晓峰:三次创业背后的鲁酒奇迹 10-09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高峰,谈起自己倾注了十多年心血的企业山东古

周晓峰:“三次创业”背后的鲁酒奇迹  10-09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高峰”,谈起自己倾注了十多年心血的企业——山东古贝春集团,董事长周晓峰总是充满了感慨。这位身材结实的北方汉子,凭栏眺望着眼前整齐的排排厂房和繁忙的生产景象,与记者畅谈着企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他和他的领导团队,在齐鲁大地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也见证了古贝春的坎坷与辉煌。
受命于危难之间
    当得知周晓峰做酒是“半路出家”,我们的话题自然从他与酒“结缘”聊起。周晓峰告诉记者:古贝春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从1952年建厂到1975年,当时的酒厂只能生产单一的瓜干酒,直到1978年古贝春创牌,酒厂才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当时古贝春连年获得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并在1984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铜杯)奖。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原因,酒厂再度陷入低谷。1996年元月份,当时还只有31岁的周晓峰被委派担任古贝春公司的掌舵人。在此之前,他是本县一座商场的总经理。“这座商场在我的管理下已经摆脱了困境,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德州地区小有名气的商业单位。”说起来到古贝春,周晓峰仍然记忆犹新。90年代中期的古贝春公司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国家限制性政策的影响,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保住古贝春这个来之不易的牌子,县委领导想到了干商业颇有成绩的周晓峰。“所幸的是,我没有让领导和员工失望,带领古贝春公司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初到酒厂的周晓峰,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不仅让工人们领到了拖欠了七个月的工资,而且让已经停用半年的烟筒开始冒烟了。员工的信心逐渐恢复,这些都是周晓峰不辞辛劳、四处奔走,靠着自己的信誉一一解决的。

师从五粮液
    恢复了生产,接下来周晓峰考虑的是如何扭转被动的生产局面。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企业的成功改制,古贝春进入了以打造名牌为标志的第二次创业,与五粮液酒厂进行技术深层次合作,对古贝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谈到“古贝春师从五粮液”,周晓峰认为:与五粮液的合作使古贝春的产品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公司的“打造名牌”战略铺平了道路。使古贝春在短期内做到了需要花费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有可能做到的飞跃。可以说,与五粮液的合作是“承上启下”之笔,既为古贝春“打造名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又为下一步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并没有照搬五粮液工艺,而是根据北方特有的气候加以改进,并因此荣获了轻工部科技进步奖。周恒刚老先生称赞我们是‘长江以北学习五粮液最成功的一家’”。周晓峰经常说,古贝春叫做“师古不泥”,既学习先进的工艺,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是有自己的个性的。
    引进五粮液酿造工艺,并根据北方气候加以改进,使古贝春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研制的“五星级”古贝春填补了山东省无高档白酒的空白,特别是2005年,古贝春酒在全国白酒质量鉴评中获得38度第一名,52度第二名的好成绩,标志着古贝春的产品质量已经跃居全国前列,当年底,古贝春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可以说,这是古贝春实现打造名牌的标志性事件。

瞄准中高端
    随着企业战略规划的日益清晰,古贝春也把产品线规划进行了科学的梳理,特别是推出了代表中高端的“国蕴”系列,对企业今后发展的战略及思路有了统一的认识。周晓峰说:中高档产品的上量是我们最近几年营销战略核心所在,实现产品由低档向中高、高档化转变、系列化转变是我们今后销售工作的方向。“国蕴”酒就是我们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它定位高端人群,拥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稀世品质。目前看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去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增长了50%多,说明营销战略是对头的,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管理出效益
    深入到企业中来,周晓峰不断把自己对白酒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采用独特的作法,取得了奇效。说到企业的管理,周晓峰认为一句话:“责任大于能力。”特别是白酒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质量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大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提高古贝春酒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赖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做法与经验,第一是人的因素。加强员工的道德责任感,是所有努力的前提,因为再好的科研、质检设备最终还要靠人去操作,古贝春集团多年来一直开展多种活动使质量意识深入员工的脑髓,如定期学习《产品质量法》、开展技术比武、评选劳动模范、开展演讲比赛等等。第二是尊重科技人才,并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如开展“拜师会”、给科研人员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待遇向科技人才倾斜等,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然反过来也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就是要舍得投入。古贝春集团于2007年修建了科研中心,花几千万元购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设备,并积极与高校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现在已纳入中国白酒169计划协作单位、国家人事部批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发改委扶持酒类研发服务平台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食品质量监测中心。
    “质量管理,我们一直坚持‘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的工作不准移交,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出厂’的‘四不准’原则,从原料进厂到成品酒出厂的每个环节都采取了可追溯的全过程质量检验,通过严格的质检体系与先进的质检、化验设备与手段,坚持做到了产品从内在品质到外在计量、包装的绝对合格。”周晓峰介绍说。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产品质量的绝对安全。至2011年5月,古贝春已经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标志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这些都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所需的重要指标,也是打造纯粮高档白酒的重要保证。
第三次创业
    2009以来,在周晓峰带领下,古贝春集团走上了规模扩张,包括拓展多元化和扩大酿造车间产能,这些措施对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被称为“第三次创业”。其中包括白酒主业的扩张和多元化项目的大幅推进。周晓峰认为,通过这种战略规划,首先可以给自己,包括全员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高的,不要怕定的高,定的高才能走得远。这个目标就是建设“一城、一园、一基地”的“十二五”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白酒主业和多元项目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0亿元。当然这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其次,扩大白酒主业的产能和储存能力,是夯实主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根据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确定的。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而且储存能力与白酒的产品质量息息相关,这也是保障古贝春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需求。最后,关于多元发展的问题。推进多元项目标志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又多了几条腿走路,并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热电、生物科技和环保建材项目就是一个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一基地”建设中,古贝春从种植有机粮食作物开始,到产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用来养殖,养殖场产生的自然肥料再用于还田,也是一个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总之,有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夯实了白酒主业,加上多元项目的齐头并进,是“第三次创业”给古贝春腾飞创造的有利条件。

公益“大于天”
    作为企业,古贝春集团多年来坚持不断的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到近两年,企业在这方面的成绩与想法,周晓峰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始终认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回报着社会。汶川地震捐赠了300万元的物资、德州第四届太阳城大会赞助500万元的物资、每年在德州市捐赠棉被、在武城二中设立奖学金等等……虽然这些捐赠对社会来说微不足道,但是我希望能在社会上起到一个倡导作用,毕竟和谐社会要靠大家来建设。
    “个人奋斗的价值是什么?企业发展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想民所想,做民所需,代民所言是最大的责任。”这就是周晓峰的价值观,周晓峰已将个人与企业融为一体。在许多企业急功近利,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情况下,周晓峰却在带领古贝春健康、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忘一点一滴地回报社会。

振兴鲁酒从“我”做起
    近年来,鲁酒也随着整个酒行业的进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作为鲁酒一员的古贝春在山东地产酒中发挥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周晓峰认为:山东是白酒消费大省,而鲁酒的特点却是“群山无峰”。所以振兴鲁酒是鲁酒企业共同的责任。如果仅靠自身力量,恐怕难有大的发展,所以,要抱团发展,补上我们的短板,鲁酒很快就能走出省内,走向全国。说到自身的特点,周晓峰说:各个酒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古贝春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低度浓香型白酒做得比较好。2005年我们的38度古贝春获得了全国白酒质量鉴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2009年获得了“中国低度浓香型白酒著名企业”的称号。第二是与五粮液和茅台两大白酒厂家进行深度技术合作,全国独此一家。第三是企业文化做得比较好。我们创造了多个山东甚至全国第一,如山东省第一家酒文化馆,山东省白酒行业第一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等等。
    使命感是周晓峰对鲁酒的感情所在,身处“齐鲁前线”,周晓峰正率领古贝春舰队驰骋在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