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提高栽培技术应对极端天气

食品产业网 2010-06-21 14:24 葡萄酒
自进入2010年以来,全世界自然灾害频发,对很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在我国气候异常
 自进入2010年以来,全世界自然灾害频发,对很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在我国气候异常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山东省的四月飞雪,南方的强降雨,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变的天气对葡萄种植也造成不小的影响,云南产区的干旱令葡萄减产已成定局;持续的低温多雨让山东半岛的葡萄加大了病虫害危胁;西北地区的沙尘暴令甘肃、新疆的部分葡萄园受损,极端气候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日益加剧。

  正视极端气候影响对葡萄栽培的影响
 
  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持续的干旱让我国云南产区的葡萄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不仅造成今年20%-40%的减产,还造成部分幼年葡萄树干死,虽然旱情进入5月份后有所缓解,但据国内气象专家称,南方局部地区发生干旱的趋势会越来越严重,旱涝交替会更加频繁,南方地区防洪体系较为健全,但抗旱是个薄弱环节。葡萄酒生产企业在渡过这次旱灾之后,还要更多考虑如何改进葡萄园的灌溉工程,加大抗旱苗木的培育,改进现有的种植模式,做好长期抗旱的心里准备。

  在南方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北方地区却迎来低温多雨的天气,在烟台、怀来产区,今年葡萄的发芽时间均晚于往年半个月的时间,且去年的低温天气造成部分葡萄被冻死或者冻伤,影响了今年的葡萄产量。另外,雨水比往年增多,潮湿的环境增加了白腐病、炭疽病的发病率,加大了后期葡萄园的管理难度。在烟台产区,天气的原因,本来就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今年的天气情况则大大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机率,非常不利于葡萄生长,影响葡萄酒的整体品质。如何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一直是东部产区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新的考验下,解决这个问题已刻不容缓。

葡萄园

精心管理下的西部葡萄园

  而对西部葡萄园的管理来说,防风,抗寒,减少倒春寒影响是关键。虽然在去年冬天新疆产区降温强度较大,葡萄树被冻死不少,但因为今年春天气温比往年偏低,且持续低温天气,造成西部产区葡萄发芽时间推迟,所幸避过了倒春寒的影响。而4月份的发生在西部地区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却使新疆、宁夏、甘肃的葡萄园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严重影响了当地葡萄种植生产。据我国葡萄苗木培育专家介绍: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大部分产区仍采用扦插苗,苗木的抗寒、抗旱、抗病毒能力差,这些地方土壤属盐碱荒地,戈壁沙漠,扦插苗适应能力弱,一旦遭遇倒春寒、冰冻、大风等恶劣天气,葡萄植株死亡率很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提高栽培技术积极应对极端天气

  葡萄酒专家分析,面对无法预知的气候变化,目前更重要的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也许会改变数个世纪以来酿酒葡萄生产格局,改变葡萄酒的风味,改变传统的酿造方法。比如温度升高会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和速度,海洋水分蒸发速度也会改变,由此空气中所含的水气量和分布范围也会跟着改变,直接造成各地降雨量、降雨分布失去平衡。对离海不远的产区来说,就会出现年与年之间、季与季之间、日与日之间温差变大,经常是热浪和寒流交替来袭,旱灾和水灾的轮番蹂躏,反映在葡萄酒上,可能会是葡萄酒品质和陈年能力的降低。

  栽培技术是弥补生态环境不足和极端天气影响,保证葡萄成熟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据我国葡萄酒专家段长青介绍:目前我国多数产区葡萄栽培都沿用了主蔓扇形栽培模式,此模式虽然适合埋土越冬和鲜食葡萄生产,但对于酿酒葡萄来讲,最明显的缺点是不能保证葡萄生长微气候的均匀一致和成熟的一致性,不便于准确的控制葡萄产量。而气候、生态条件的不同,则会影响葡萄的成熟速度、成熟度和综合质量。由于我国的地域跨度较大,而且均以大陆季风性气候为主,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但过强;无霜期短;生长期降水较少,成熟期却逢雨季,造成湿度大,病害严重。最直接的结果是果实要么因病害影响,不能充分成熟;要么糖分积累过快,着色好,但风味欠缺。由此,未来葡萄园管理应与葡萄品种的选择、栽培方式、水肥管理、土壤管理、生态防治等方面结合起来,与应对各种自然气候变化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