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葡萄酒大都会是无容置疑的
近日,当我细看香港、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的葡萄酒进口及再出口数据时,却意外地察觉到,各种数据及趋势都不大支持上述关于香港作为亚洲葡萄酒中心的说法。
去年香港再出口(意指该葡萄酒被购入后再外销到其他地方)数字仅占香港整体进口葡萄酒价值的18%。这数字着实有些让香港“亚洲葡萄酒中心”的称号蒙羞。即便是以数量来看,整体再出口值也只占总进口量的20%。中国内地的情况,显示来自香港的再出口葡萄酒只占中国内地全年总进口值的9%。有趣的是,在2007年,香港再出口葡萄酒占中国内地总进口值的24%。这意味着香港的再出口葡萄酒,在中国内地每年进口的葡萄酒中占据的份额正逐年递减。
另一个用作定义“葡萄酒中心”的方法就是细看这个“中心”的再出口量和值对应的国家与地区。在香港,近90%的再出口葡萄酒都是以中国内地及澳门为目的地。试问一个主力支持两个市场的城市,如何能称为一个中枢点?再出口到其他亚洲市场,如越南及新加坡的量依旧很小。
当现在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的时候,澳门正在慢慢崛起。澳门聚集了越来越多来自香港的葡萄酒专才和饮食服务人员。2011年,星际集团将启幕他们的新酒店,为澳门增加2000个酒店房间供应,并罗致了强大的合作伙伴:Hotel Okura 和Banyan Tree。2008年起,澳门已在总值上取代中国内地成为香港再出口市场的首排名市场。2009年,达4900万美元的葡萄酒经香港再出口至澳门。相反,再出口到中国内地的仅达3300万美元。数据显示,这种趋势还有持续的可能。2010年度1月至8月的数据显示,香港再出口到澳门的销售额达5500万美元,而到中国内地的仅3200万美元。本年度至今,澳门占了香港再出口值的57%。
香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葡萄酒大都会是无容置疑的,然而把香港定位为一个葡萄酒中心却言之过早。就精品酒这个细分市场(一樽平均价在港币500元以上)来说,香港也许能就其近日拍卖交易量及成交额而被定位为一个中心。然而,一个葡萄酒中心应该均衡发展不同价位及种类的葡萄酒,如此看的话,香港作为一个中心之说实未为成熟。
给葡萄酒中心一个定义的过程中牵涉许多基本问题,包括:香港的再出口值和量应占其总进口值和量的多少才算得上是一个中心?香港的角色是作为大中华地区还是亚洲区葡萄酒中心?首先,香港应增加及扩展其再出口市场并把再出口值及量增加至占其总进口值及量的30%。
以香港现时发展的步伐,所需的时间并不长。但以今日的情况来说,除非葡萄酒中心一词有一个更清楚的定义,个人来说,我不会称香港为一个葡萄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