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市场,面对进口酒市场的“围城”
葡萄酒市场,面对进口酒市场的“围城”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种对婚姻的描述,正如当下如火如荼的进口葡萄酒市场,面对进口酒市场的“围城”,不也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吗?
郭海冰是山东济南的一位葡萄酒代理商,在此之前做公务出国业务,2009年底进入进口葡萄酒这个圈子。两年多的时间,他看着许多人进进出出。他说,自己很幸运坚持了下来,并且做得还不错。他告诉记者:“最近,有很多比我涉足葡萄酒领域早些的朋友一直找我,想将自己的手里的货甚至店面都转让给我。”
“围城”内外
近几年,一提到进口葡萄酒市场,人们总会套以“繁荣”这个词,加上各种各样漂亮的数据,再辅以看得到的世界各大葡萄酒产区在中国市场的频繁推广动作,一批批消费者的忠实追随,进口葡萄酒的“黄金时代”就这样被打造了出来。
除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繁荣”现象以外,信息的不对称所产生的丰厚利润也是吸引众多人士趋之若鹜的原因。所以,在大量的传统经销商迅速加入进口葡萄酒行列的同时,很多相关行业甚至是“外行人”也开始涉足这个行业。
河南省希诺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晓琳曾向记者介绍:“从事进口葡萄酒领域的人,多数属于实践型,许多有着留学背景或国外生活、工作的经历,接触和品尝进口葡萄酒的机会较多,因此便涉足这一行业,如富隆酒窖的老板曾留学加拿大,枫桐庄园的老板曾留学法国。”
武汉葡萄酒商覃??是半年前进入这个行业的,代理一个法国品牌。他也是因为以前在一家加拿大投资的酒类交易网站下工作,喜欢葡萄酒,对葡萄酒有一定的了解,后来觉得行业还不错,有点销售渠道就开始做了。
就这样,在进口葡萄酒的“围城”中,城外的人觉得前景很好,有金可掘,便纷纷进入,只有在里边的人才真正感觉到生意难做。正如覃??所言:“真正进来之后才发现,现实和想象还是有差距的。在国内,葡萄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企事业单位,即使是高收入的白领都也很难驱动他们经常消费葡萄酒。普通消费者对好的葡萄酒缺乏消费体验,对白领来说基本也是这样。他们宁愿花300多元钱买盒巧克力,也不太会去买一瓶200多元的葡萄酒,推动他们买葡萄酒的主要因素都是过节时送礼和临时性的消费,并且在国内的企事业单位,目前的主力消费还是白酒。”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消费氛围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则是进口葡萄酒市场开始遇冷。据济南当地的一家媒体报道,近期济南已有多家酒庄或酒窖关门。就在春节前不久,位于济南东部的一家酒窖就关了门。除此之外,位于济南和平路,主营罗曼尼·康帝的贵族名酒庄也于近期关了店,而位于千佛山路的纳帕酒行也已人去店空,大门紧闭。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普遍存在,业内温州酒商破产、广东酒商名庄酒滞销的消息不绝于耳。而在过去几年里,在中国葡萄酒市踌极一时、身价以每年30%的涨幅不断上涨的拉菲,最近却成为进口葡萄酒的领跌品牌。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拉菲已经成为波尔多一级酒庄中表现最差的产品,价格自2011年3月以来平均下跌8%,在过去的10个月中下跌15%。在前100名的热销葡萄酒中,有95%都是法国波尔多的,它们的价格在2011年6月到12月间平均下跌了22.5%。
大家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进口葡萄酒,特别是高档葡萄酒的暂时“失落”?
拉菲效应
在2011年10月香港苏富比举行的“珍稀佳酿”拍卖会上,拉菲拿出来拍卖的大概有300多瓶,最后有五六十瓶居然流拍。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众所周知,拍卖行是高端葡萄酒的一个主要兑现渠道,从2009年以来,苏富比、佳士得的珍藏葡萄酒拍卖从未流拍过,伴随着各地市场拉菲的降价,“拉菲神话”破灭了。
一位投资人这样形容这一冲击,“拉菲神话”破灭的是整个葡萄酒投资的信心。也有人认为,这个现象意味着进口葡萄酒“寒冬”的到来。
“拉菲现象就像中国的股票市场,起伏是基本规律,这几年价格的一路上扬更多是人为炒作的因素,它在本土本国没有值得大幅涨价的理由,但中国市场对‘拉菲’一词的超负荷使用和冒用,使得消费者已经逐渐对其真伪和品质产生怀疑,降价只是时间问题。”祝晓琳这样看待这一现象。
让进口葡萄酒市场经营者以及消费者更为“心寒”的是近期国外媒体的一则报道,文章是这样开始的:“品酒师弗兰基·赵与一帮中国富商在北京一家私人会所吃饭,做东人急着让他们分享并炫耀他珍藏的法国梅洛葡萄酒。但只小啜一口,赵就知道这名收藏家被骗了。”
于是他们认为,足智多谋的中国仿制“艺术家们”发现了又一项有利可图的新生意:假冒高端葡萄酒。卖假酒的小贩将低档酒灌装到名牌酒庄的空瓶里,让市场充斥大量冒牌货。问题如此猖獗,以至于佳士得在中国举行的品酒活动结束后要用锤子把空酒瓶砸碎,以免这些酒瓶流入黑市。佳士得拍卖行中国区名酒部主任西蒙·塔姆说:“即使把标签刮掉,这些瓶子仍能被滥用。”
诚然,造假已成为让众多进口葡萄酒商十分头疼的问题。
湖南长沙的一位经销商宋晨光向记者透露:“造假者回收大量拉菲酒瓶,然后用低价的进口或国产葡萄酒,租船到公海灌装‘酿造’假拉菲。拉菲一年生产约20万瓶,到中国市场也就四五万瓶,但中国消费的拉菲却远不止这个数目。”
在百度搜索“拉菲酒瓶”等关键字,便会出现大量的“某某地区高价回收拉菲酒瓶”的内容。有人戏称:“潘石屹都不喝拉菲了。”而且,有深知行情的葡萄酒销售商透露,国内造假者已将造假目光从拉菲转向了拉图、玛歌、木桐、罗曼尼·康帝、龙船庄等其他名庄酒。如今造假已形成了从酒浆、酒瓶、标签、包装纸乃至包装盒到后期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