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糖酒科技 > 包装机械 >

包装机械

水工业行业发展背景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2010-10-19 12:12 包装机械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是 21 世纪的主题之一。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 18 世纪下半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是 21 世纪的主题之一。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 18 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到物资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能源透支性的索取。石油、煤碳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地球的储备量是有限的,而它们的形成却要历经数亿年的生物和地质的作用。科学家们估计,按目前的开采和使用情况发展,地球上的石油量只能维持五六十年,而煤炭最多只有二三百年的用量了。自从人类的历史纪元进入 21 世纪,能源问题就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的团体、组织开始关注,并正付出各自的努力。能源危机不再是耸人听闻的预言,而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沉重而严峻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在这个星球上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
        作为能源大家族中的一员,水资源可能是我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不但因为水资源问题和其它能源问题一样,十分突出,而且因为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质条件。一般情况下,人可以一天不用电,不用煤,但不能一天不用水。据 2007 年 3 月 14 日 《人民日报》驻墨西哥记者张蕾报道,墨西哥城正面临水危机的困扰,“15个大区两次拉响了缺水的警报。在情况最为严重的伊斯塔帕拉帕区,将近 200 万居民一周仅能得到一至两个小时的自来水供应”。另一方面,饮用水的水质和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人长期引用受污染的劣质水,身体很容易生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 80% 的疾病和 1/3 的死亡与饮用水水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水工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企业的运营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宏观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制约。进入新世纪,水工业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更加动荡不定,例如我国每年都有若干新的关于“水”的法律法规颁布,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技术的引进,百姓生活、意识形态的改变,等等。如何从这些变化中看到趋势,正确、及时地响应这些变化,顺应这些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一个水工业企业和经销商的兴衰成败。         
一、政策导向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局等相关机构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如何“治水”的法律法规,明确和规范了水工业的发展方向。据统计,仅在 2004 年一年中,我国共颁布了 148 项关于水工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对水工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03 年 1 月,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正式宣布,中国将从 2003 年开始对各类资本全面开放公用事业行业。随后,各省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水价改革方案的出台,水工业市场的巨大商机让投资者们跃跃欲试。面对中国的水工业市场,国外资本蜂拥而入,如来自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法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 水务集团公司。吸引这些外资企业的不仅仅是部分城镇的水价上涨,而是我国水工业市场的潜在商机,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一场中外企业瓜分中国水工业市场的巨大利润的游戏才刚刚开始,而民营资本则吹响了 “ 取水 ” 号角。“圈地运动”正在进行。谁占领了稀缺的水务资源,就等于占据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就有机会在水工业行业发展中形成垄断。其中的社会效益及其经济利益可想而知。
        我国对水利工作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2003 )在国务院第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 5 年中,全国水利建设的投资达到 3562 亿元,相当于 1950 年到 1997 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 2007 年,中央水利投资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 2006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 298.71亿元,农村地区中央投资比例高达 49.3 %,比上年提高 3 %。“ 2007 年中央水利投资重点将向防洪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水保工程倾斜,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水利部计划司司长周学文表示,今年中央水利投资重点安排四大领域:
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
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安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结构调整较大,重点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投资,而其他江河治理项目投资明显减少。
        与病险水库出现加固工作同等重要的是饮用水安全,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200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06 年“又有 2897 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2007 年,(投资 120 亿)要“再解决 320 0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国务院决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解决全国农村 3 亿多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幅度增加投资,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以及血吸虫病区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尤其是人口较少地区及项目区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和供水严重不足问题。 2004 年 11 月水利部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启动饮水安全工作。 2006 年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 1 亿人饮水安全的目标提高到 1.6 亿人,决定到 2015 年基本解决 3.23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另据相关报道,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环保总局 2006 年部署启动了《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于 2007 年年底编制完成。
        2007 年 3 月初,中科院发布了《 2007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水:治理与创新”为主题,列出了新时期中国治水的优先发展目标建议:提高水资源生产率和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把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放在解决各类水问题的优先位置,把改善水生态服务作为流域规划管理目标。在中科院同时推出的《 2007 科学发展报告》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钱易院士等 8 位科学家一同发出警告,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仅面临一系列重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面临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特别是城乡饮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根据最近完成的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目前饮用水源地水功能不达标率达 35.6% 。长三角、珠三角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镇,都由于水源地污染导致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防污、治污,保护水源地,改善饮水水质,保障饮水安全,已成为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