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酒在二三线市场终端的销量并无起色
洋酒在二三线市场终端的销量并无起色,为自己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家酒类经销商买断会所及高档酒店的经
洋酒在二三线市场终端的销量并无起色,为自己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家酒类经销商买断会所及高档酒店的经营权,实现代理商与酒企的成功嫁接。而‘买断经营’让无数洋酒渠道梗阻。
国内各酒企之间的激烈竞争,挤压洋酒在二三线市场的市场份额,也是洋酒销量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白酒主要在酒店、商场、超市及专卖店销售。而不懂中国酒市场的“洋酒们”,在进入二三线市场时,根本无法应对。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产酒类品牌开始花费巨资“包场”或“买断”:大型A类餐馆30万进店费,高星级酒店如买断全年酒类专销权则需要200万-300万元。
洋酒代理商不仅在高档渠道的优势渐失,其在大型商超更是“勉强度日”。如高额的进场费、频繁的促销推广活动等等,这些是洋酒品牌一下无法适应的游戏规则。
此外,在洋酒专卖渠道,也是生意难做。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多个区域的洋酒专卖店发现,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洋酒,按价格分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低档洋酒,价格在200-300元之间;第二类是800元以上的中高端洋酒;第三类是2000元以上的高档洋酒。
按消费者的消费情况来分,中高档洋酒买者的目的主要是以送礼为主,但因近两年严控“三公消费”的持续发酵,送礼的也越来越少;高档洋酒很少有人直接到专卖店购买,用一位销售员的话来说就是,“除了春节和中秋等重大节日销量大以外,其他时间销量很小,像一万多元一瓶的路易十三,一年能卖出一两瓶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