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标”妥协“国情”乳品行业信心难建

京报网 2011-06-30 16:42 饮料
去年3月26日,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卫生部公布后,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有人惊呼新标准一夜退回25年前

       去年3月26日,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卫生部公布后,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有人惊呼新标准“一夜退回25年前”。原因是新标准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最近,对这一标准的质疑声再次响起,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这是全球最差标准,中国乳品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乳品新标准降低,可能有其合理或无奈的一面,但其制定过程中缺乏利益相关各方尤其是广大消费者的充分参与,缺乏相关客观数据的对比与说明,在遭受质疑后仅以“符合我国发展实际,能够保护大量中小规模奶农的利益,维护奶业稳定发展”来解释,与群众对食品安全标准日益提高的期望相悖,难免使人心生“标准为谁而定”的怀疑。

        任何一项行业标准的出台,背后都不可避免存在多方利益博弈。乳品新标准的出台也不例外,它涉及到消费者、国家乳品产业、行业协会、大大小小的乳品企业、奶农等多方利益的调整。问题是,近年来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非法食品添加剂的肆虐,以及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信任危机,这种情绪已经蔓延成全社会对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怀疑,乳品行业首当其冲。

        乳品标准制定者在利益漩涡中坚持怎样的立场,采纳哪方诉求,已不仅仅关乎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团体利益的维护,而是关乎人们对整个乳品行业的信心重建,甚至关乎人们对整个食品安全体系的信任。

        尊重客观现实,制定科学合理的乳品标准,维护最大多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相关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事实上,这与保护奶农利益、促进奶业发展的目标并不矛盾,合理的高标准不仅能够促进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而且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如今早已不是生产决定消费的时代,消费者才是产品和市场的试金石,片面顾及一方利益而忽略消费者利益,不仅达不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甚至可能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惟有建立起利益相关各方充分参与的协调机制,才能保障所制定行业标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进而实现标准制定者设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