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施恩、澳优等被曝光是国内企业品牌
●企业喜欢起洋名源于消费者对某些产品不信任,企业自己也觉得国外产品比自己的好。
●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的地位极不相称,亟须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近期,达芬奇家居涉嫌原产地造假风波引起人们对洋品牌的关注。此前“洋奶粉”施恩、澳优,服装品牌卡尔丹顿等也被一一曝光,发现均是国内生产。如此众多的品牌乱象让人深思,为什么国内企业喜欢给自己取“洋名”?
取洋名商品不胜枚举,部分名称具有迷惑性
近些年,本土企业起个洋名字或者贴洋品牌的现象,在消费品领域十分盛行,许多商标品牌“洋气十足”。笔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一些超市和大望路附近的一大型商场,发现不少食品、服装等消费品品牌,均是国内品牌,却起了个“洋名字”,比如美特斯邦威、森马等品牌。
在商场,笔者看到“鸿星尔克”这一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其实这是一家福建泉州企业生产的。然而,当问及消费者知不知道“鸿星尔克”是国产品牌时,店中购物的薛大妈说:“我一直以为是美国的品牌呢。”
笔者发现,一只品牌为“库奇酷派”的皮包吊牌上注明,该皮包的制造商是意大利来登堡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而产地却是在广州。另外,据了解,该品牌在网上根本查不到任何品牌信息,也没有官方网站,产品只在淘宝等网店上有售。
在一家意大利男装品牌阿尔皮纳的运动服专卖店中,所有服装的生产厂家都是阿尔皮纳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福建晋江大鲨鱼鞋业有限公司”。店员称,所有服装的面料都是意大利进口的。
一些国产品牌的名称极具迷惑性。家住西单附近的韩小姐表示,自己经常去美特斯邦威和森马的店里买衣服,之前一直还认为是美国的牌子,后来才知道是国内企业取的“洋名”。
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自己不是太注重购买的产品是否是“假洋品牌”,只要产品质量过关,其他的都无所谓。
洋名盛行源于消费者对某些国产商品不信任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认为,起洋名字的风气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盛行。本土企业之所以爱起洋名字,主要跟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观念有关。“同样的产品,起了洋名字接受度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这就促使了很多企业通过起洋名字来提升品牌认知度和企业利润。”黄升民说。
品牌研究专家李光斗认为,对中国产品起洋名字的现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是已经比较知名的品牌,通过起洋名字来加快国际化的过程,比如海尔、联想。海尔、联想本来是本土品牌,但迫切地需要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使用了Haier、Lenovo这样的名称,这样的名称在国际上很受认同。现在在国内宣传的时候,它们也更多地使用洋名字,通过这样统一的品牌名称来加强推广效果。“不可否认,英语是世界主导语言,目前出现了汉语拼音化的趋势,因此采取中英文相结合的Logo,推广时甚至以英文名称为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李光斗说。
另外一部分起中文名的时候看起来就很像洋名字,这样就有些矫枉过正了。起洋名、“穿西装”的现象,公众没有必要在心理上一概排斥,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但部分品牌存在系统性造假的问题,比如原产地造假、产品质量造假的问题,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对这一部分品牌和产品,政府理应加强监管,坚决杜绝。
中国企业之所以喜欢起洋名字,从根本上讲,是对某些行业的产品不信任,或者某些产品就是觉得国外的好。而日本的国民心态跟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对本土品牌非常信任。在日本,很多进口的产品都要想办法贴上日本的品牌,“甚至连进口的大米都要在本国的农田或者加工厂里走一遍,然后贴上本土的品牌。”李光斗说。
“有些行业我们还是比较有自信的,比如说茶叶,国内企业生产的茶叶就不大可能起个洋名字。”李光斗说。
“世界第二大”呼唤更多自信大气的自主品牌
就像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企业的品牌商标也寄托着企业的良好心愿,留存着时代的烙印。比如“张裕”、“宝大祥”、“狗不理”等老字号,充满了那个年代企业经营者的审美和经营理念。国内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是国门打开后的经营环境和大众消费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请进来”、“拿过来”,成为许多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共同心愿。取洋名,成为他们追赶世界潮流的一种标签。
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土”、“洋”的差别逐渐模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取得很大提升,甚至一些跨国企业纷纷本土化,入乡随俗,取中文名,强化中国味。
“目前我国GDP已经居于世界第二,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但我国的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我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亟须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范志勇说。
靠起洋名字对提升我国品牌的作用肯定是很小的。“在提升自主品牌方面,我们缺的不是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讲缺的是诚信。”范志勇说,“因为品牌本质上就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
此外,消费者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态必须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心态和企业行为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全怪企业。”黄升民说,“国内消费者必须明白,我们消费品的制造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和国外媲美,因为即使是真正的国外品牌,很多也是在中国加工的。”(刘先云 李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