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乳业身份门揭开奶粉行业潜规则
10月8日,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澳优乳业此次IPO以4港元定价,集资总额12亿港元,招股价相当于2009会计年度市盈率19.6倍。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澳优是首批获得中国政府宣布不受污染的乳制品,凭着澳洲的奶源,澳优乳业在高端奶粉市场的份额不断加大。在市场销售商,奥优一直标榜自身是“国际品牌”,但是近期,媒体却披露,奥优只能称得上是“中间商”,而不是奶粉生产商,国际品牌更算不上,只是在国内市场有销售。
面对种种质疑,澳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澳优乳品分为原装进口和国内分装两种。其奶源由澳大利亚最专业的婴幼儿乳品企业——塔图拉乳业有限公司,按照澳优和塔图拉共同研制的配方进行生产。而种种迹象表明,澳优并没有任何在海外销售的背景。澳优方面也表示,其还没有进入内地以外的奶粉市场销售,国际化战略的首战是计划今年11月份挺进香港奶粉市场。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认为,在三聚氰胺之后,由于国内消费者对洋奶粉在安全、品质上产生了依赖,一些企业就利用消费者重视“进口奶粉”的心理,标榜产品高端、进口,来获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这对企业和奶粉行业今后的发展及其不利,这将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情绪。
事实上,“身份门”不止是奥优一家,几个月前,施恩也被消费者和媒体报道出“假进口”的身份。施恩奶粉“美国品牌”的身份被告知“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而其标榜100%进口奶源被查处来源于山西一家奶粉基地。
从的进口奶粉来看,一般分为原装进口和基粉进口,原装进口是指从国外直接进口包装好的品牌在国内进行销售;基粉进口是指国内外企业进口奶粉基粉后,在国内通过加工后销售,而奥优显然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只不过是从澳大利亚进口已经包装好的大包奶粉,在国内进行分装进行销售。这就导致奥优的奶粉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品牌。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澳优乳业CEO陈远荣最早在南山乳业任销售老总,后自立门户成立了澳优乳业。数据显示,奶粉是澳优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占其销售成本的90%左右。澳优财报显示,奶粉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例,2008年上半年为92%,2009年上半年为91.6%。2006年至2008年,澳优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7.9%,143.9%。2008年,澳优营业收入达到4.05亿,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份额上升到2.3%,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