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毒”倒了谁
这是一个闻“毒”色变的年代,我们经历了太多这“毒”那“毒”,我们也不知道接下来有会有什么“毒”成为新闻主角的同时,把我们震惊得心有余悸。11月28日,长春市民刘某与其子楚某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清新草莓口味),相继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经送医院救治,刘某昏迷,楚某死亡。临床诊断疑似有机磷中毒。经警方检验认定,剩余饮料中含有剧毒杀虫剂。
可口可乐是什么?这基本可以算得上“天下无人不识君”了。这个时候冒出这样的事情来,估计不知道会让多少人倒胃口。一时间众人都纷纷乐意去担当一回福尔摩斯,仇家投毒、竞争对手投毒、员工不满待遇泄愤等种种可能性被分析出来。当然,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他们同样也很想尽快找出“中毒门”背后的真相。
不过,在通往真相的道路上,可口可乐似乎更在意的是自己,而不是消费者。在没有完全查清楚原因前,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迫不及待地称,“同批次留样产品合格。”我们想象着,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国际大企业,它会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在众人的惊魂中立刻下架该款产品,把问题查清,该承担的责任责无旁贷地去承担,而不是像现在这般,用如此淡然的方式出来。
说起来这次“中毒门”并非第一次,对于可口可乐来说,应该更有危机公关经验。犹记得2009年,可口可乐被曝出雪碧汞中毒事件。当时,北京连续三个月发-全球品牌网-生两起喝雪碧中毒事件。而可口可乐公司当时发表声明称,其生产环节的质量监控没有问题,是在出厂之后流通环节发生的人为恶意添加事件。最后,根据调查,确系人为投毒事件。
那么,如果可口可乐的“中毒门”事件,倘若又是一起“雪碧汞中毒”事件,那么可口可乐公司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又会是什么?其背后的黑手又是谁?正如刚刚所提到的,当有了这“雪碧汞中毒”事件,和农夫山泉及统一的“砷超标”闹剧,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有谁能够去安心地去享受消费饮料呢?在这样的语境之下,饮食都变成了一种赌博,你不赌还不行,赌了还不能输。你说谁能赌得起呢?
再看看可口可乐当下的举动,无疑伤害了消费者的情感。当然,这样的伤害无疑是双向的。当品牌不打算流淌太多道德的血液,当他们觉得对消费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的时候,消费者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是用脚投票了。数据显示,可口可乐“雪碧汞中毒”事件爆发后,雪碧2月1日至2月7日仅7天的销量便出现下滑,在整个碳酸饮料销售的占比,由之前的13.3%下滑为9.8%。而此次“中毒门”发生后,对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的销售产生的影响也可想而知。所以,擅长营销的可口可乐,是不是也该正儿八经地把消费者当一回事了。如果每一次“门”事件爆发之后,都只是想着一味撇清关系,这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也不是一个国际大品牌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