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深度报道 > 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

食品添加剂监管不妨瞄准“行业大佬”

jiu.cenn.cn 2011-06-03 10:38 专题报道
食品添加剂监管不妨瞄准行业大佬 主管部门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企业上,对他们的监管要更加严格。让消费者有

        食品添加剂监管不妨瞄准“行业大佬”

        主管部门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企业上,对他们的监管要更加严格。让消费者有靠得住的产品可以买,主管部门的权威性也会提高,不法商品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要实现增稠、染色、香味等各种食物需要的功能,有无数的物质可以做到,但为什么只有小部分能通过检验而被允许用到食品中?这其实有许多围绕“食品”二字的考量。

        首先,实现的功能必须是正当有益的,比如可可奶要增稠,是为了避免可可颗粒沉淀并且获得更好的口感,这是正当合理的;但往牛奶里加三聚氰胺只是为了骗取虚假的“高蛋白含量”,不管三聚氰胺有毒、无毒,都是不正当的。

        其次,必须是经过检验对人体无害的,比如往冰激凌里加乳化剂、蛋白质卵磷脂都可以,但是洗衣粉就不行。这里的“无害”必须是经科学检测的,而不是未经检验“不知道有没有害”的“无害”。

        第三,即使是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也必须符合“食品等级”生产流程。盐酸、醋酸、烧碱、纯碱等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是用作工业原料的产品里可能含有其它有害成分,不能用于食品。

        第四,有的添加剂没有使用限制,有的就有用量限制。

        从食品安全角度说,可以认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人体没有危害。对它们的安全性检验,自然由科学家操心。真正危害社会安全的,是那些只记住了“添加”而忽略了“食品”,把非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除非出现婴儿肾结石这样的大量不良后果,人们难以判断。

        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主管部门负责、商家爱惜信誉。不过,国内在实践中确有难题。在美国,食品生产集中在几个巨头,监管相对容易。而且,一批产品出问题会影响巨头的整体声誉和销售,他们不愿意出事故。而中国的食品中小生产者居多,管理成本会高些。笔者认为,主管部门可把注意力集中在大企业上,对他们的监管更加严格,让消费者有靠得住的产品可以买,主管部门的权威性会提高,不法商品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