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龙山:一路创新一路歌
正如他所言,从古越龙山身上,我们看到了黄酒人理性、务实、开放、创新、兼容并蓄的发展思路。
在今年成都糖酒会上,《华夏酒报》公布了“2007中国酒业竞争力新闻调查”结果,古越龙山获选“2007中国酒业最具竞争力创新企业”荣誉称号。
作为黄酒行业的领军龙头企业,古越龙山在2007年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15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净利润8931.8万元,同比增长182 .14%,其增长率在酒行业中是值得关注的。
一直以来,古越龙山始终走在行业创新的前列。
创新,竖起行业发展大旗
1997年,由绍兴市酿酒总公司和百年老字号沈永和酒厂 “强强联合”成立的中国绍兴黄酒集团独家发起组建了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古越龙山”股票在沪成功上市,成为黄酒行业第一股,由此开创了黄酒行业进入股市的先河,使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跨出了一大步。
之后,古越龙山成功收购兼并了绍兴市黄酒厂和鉴湖酿酒厂,经过一系列的联合与兼并,古越龙山的产能从原来的2 . 5万千升攀升至14万千升,这不仅使古越龙山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占有了集约化优势,而且使古越龙山有了充分的产能发展空间。
如果说1997年是古越龙山规模化发展的起始年,那么在此之前的20年则是它蓄积发展内力的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古越龙山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率先使用瓶装生产线。在一定程度上,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步伐,从传统手工酿制到机械化生产,不仅提升了古越龙山的黄酒产量,而且更进一步提升了古越龙山黄酒产品的品质。
上世纪90年代初,古越龙山又率先推出了“年份酒”三年陈、五年陈,年份酒概念的提出让黄酒形象有了进一步改观。在黄酒行业逐渐步入高端化的今天,我们回头去看当初古越龙山推出年份酒产品的创新之举,尤显其划时代意义。
2005年,古越龙山投入6000万元中标央视黄金时段广告,以陈宝国为代言人的形象广告登陆央视,迈出黄酒品牌全国化推广第一步,同时也扭转了黄酒传统、寂寂无声的宣传方式,拉开了黄酒宣传大幕。今年3月,古越龙山启动原酒交易项目,进一步拓展了黄酒营销模式。
实力,凸显核心竞争力
去年,古越龙山剥离旗下氨纶产业回归黄酒主业的举动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随着古越龙山全国化战略进程的推进,在企业完成黄酒产品结构梳理后,逐渐形成了“外强中实”的产品格局。
在外埠市场,古越龙山依靠在年份酒上的实力积累,形成了5年陈、10年陈、20年陈等主销品种层次化的产品线,在内则不断提升产品实力,研发新品。
无论是产能、质量还是品牌,古越龙山所具备的综合实力正体现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古越龙山的黄酒年产量在14万千升左右,拥有古越龙山、沈永和、女儿红、状元红、鉴湖等众多黄酒知名品牌。
目前,古越龙山“品牌群”中拥有2个“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免检产品”。在技术攻关上,古越龙山拥有省级黄酒技术中心,有6位国家级品酒大师和众多酿酒高手,也是绍兴酒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近期,公司又投资4000万元创建国家级黄酒技术中心,并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联合,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使公司不断有技术含量高、迎合现代消费潮流的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拓展了黄酒市场空间。
古越龙山24万千升的陈酒贮量也是行业内、投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年份酒概念的提出突破了黄酒行业发展的空间,而原酒交易项目的推出则是在年份酒的基础上升级了黄酒营销的外延。在渠道建设上,古越龙山的销售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市场,设立了8家分公司和7条直属线,逐步完善了经销商、分销商、商超、餐饮网络。与此同时,古越龙山也借船出海,通过华泽集团(金六福企业)和法国卡慕公司的网络,进军国内外高端酒水市场,实施双赢策略。
经过多年的扩产、联合、兼并,古越龙山拥有了年产14万千升绍兴酒的产能,居国内行业之首。但生产、仓贮等布局分散,产业优势难以集聚。
2007年10月29日,中国黄酒博物馆的隆重开馆,黄酒城集文化、历史、旅游、购物于一体,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在这里,游人可以了解源远流长的黄酒历史、独特的酿造方法、精彩纷呈的酒俗酒典、酒道表演、精美的花雕工艺……一个黄酒的大千世界形象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自古以来,酒与文化便密不可分。作为绍兴的一个特色产业,黄酒业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产业潜能的激发是其他行业所望尘莫及的。在运作中国黄酒城的思路上,古越龙山把中国黄酒城定位为千年黄酒文化的展示之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传承基地、原酒的交易之都、酒文化研究中心,成为中国“黄酒之都”新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