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人物 >

企业人物

青岛啤酒的500强之路

华夏酒报 2009-12-21 14:04 企业人物
青岛啤酒、华为、中国电信、人民日报,2009年的世界500强品牌排行榜刚刚写上了它们的名字。一年抢四席,金

       青岛啤酒、华为、中国电信、人民日报,2009年的世界500强品牌排行榜刚刚写上了它们的名字。一年“抢”四席,金融危机下转型的中国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创造的典型代表们,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诠释全球化下的中国竞争力。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一路追赶,自1979年始,中国品牌在“大比分落后”国际同行的情况下实现厚积薄发,从激烈竞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撕开缺口,让中国最终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刺激中国经济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然而,转型中的中国上演“风景这边独好”的好戏,此次又有品牌新晋世界500强,正是中国经济实力上升的一个标志,加上新进入的4家中国品牌,世界500强品牌中中国已占18席,位列全球第七。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这次危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它在增长方式转型、在产业提升上做得好,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受到的冲击就小,甚至会逆势增长、逆势发展。”


  的确,众多中国企业正在告别低成本制造的单一优势,向增强品牌运营等系统竞争力转型,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的“老字号”品牌,青岛啤酒也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世界500强中国品牌,聚焦青岛啤酒,或许更能够触摸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活力。

“三个转变”助力青啤“脱颖”,目标锁定国际化大公司


  过去两年,很多人注意到,青岛啤酒的企业定位已经从“啤酒酿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变,并大胆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成立了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并由负责战略制定和管理统筹等的“总部大脑”进行系统指挥。


  对此,青岛啤酒金志国表示,这样的调整是基于青岛啤酒为适应新的国际化竞争需要做出的“三个转变”的总体战略,即“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由着力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向着力于运营能力提高的转变”。


  其实,以这“三个转变”为目标,青岛啤酒近些年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全面的转型和创新。


  “青岛啤酒变过去的平面营销为立体营销,创新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三位一体的立体推广模式;创新了‘大客户+微观运营’的运营模式,在经销商的选择培养上,采取大客户模式,在市场运营上,采取微观运营模式;创新了‘1+1’的品牌模式,在一个区域市场,用‘1+1’的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一个‘1’是青岛啤酒,发挥影响力,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是第二品牌,比如山水、汉斯、崂山等,产生亲和力,满足大众消费需求;青岛啤酒创新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包括市场一体化、财务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采购一体化等,有效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应。”


  对此,一位啤酒行业专家认为,在中国啤酒市场,大型啤酒集团的跑马圈地的时代已基本结束,值得兼并或收购的小啤酒企业所剩无几,啤酒行业资本为王的时代正在终结,品牌运营等综合实力的角力则已经开始,随着“三个转变”的逐步实现,青岛啤酒在新一轮的啤酒竞争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竞争优势。


  而据了解,青岛啤酒已经将“国际化大公司”作为发展目标,即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依然通过业已取得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大海外发展的步伐。


  今年11月18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就与其第二大股东——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在东京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进一步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巩固现有市场地位并提升企业价值。业内人士认为,一贯以“竞合”思维快速抢占市场的金志国,正在整合朝日啤酒的渠道优势加快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青岛啤酒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的市场“金三角”。

八年整合打造系统优势,青啤瞄准品牌全球竞争力


  早在2001年,上车伊始的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就果断地进行了从“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的企业战略转变,在中国啤酒行业内率先开始了系统的整合,而经过了八年的整合,青岛啤酒在团队建设、企业管理和营销创新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这给青岛啤酒转变思维以全新的商业模式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青岛啤酒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品牌带动下的发展战略”成为公司发展的主导,以拥有竞争力的青岛啤酒品牌盘活企业内部甚至是企业外部的资源,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向前发展,成为青岛啤酒转型后的主导模式。


  而不久前,青岛啤酒就以这样的发展战略成功盘活外部资产,用“最少的资金控制了最多的资产”,再次证明提升品牌带动的竞争能力的重要。去年11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啤酒集团在烟台签署合资合作协议,组建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其中朝日啤酒持股51%,青岛啤酒39%,烟台啤酒10%。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新组建合资公司的销售体系纳入青啤销售网络,这意味着青啤取得经营权。这一收购让青岛啤酒在山东省内的市场份额提升到40%,山东啤酒市场成了青岛啤酒的铁板市场。


  对于这一点,中国品牌研究院专家认为,“在产品同质化较严重的产业中,很多跨国巨头都非常看重品牌的竞争力,以至于可口可乐一位前总裁曾表示,假如可口可乐的工厂被一把大火烧掉,全世界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定是银行争相给可口可乐贷款。


  这就意味着,品牌是可以盘活企业内外部资产的,尤其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很多就是品牌带动下资源的竞争。所以,企业真正的国际化,一定在构筑系统竞争力基础上的品牌力拉动,同时,这也是未来中国企业的价值方向。而今年,青岛啤转摘于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酒前三季度利润增长了近八成,青岛啤酒品牌带动下发展模式的成功值得更多企业思考。”


  事实上,打造全球影响力品牌已经写入青岛啤酒的公司愿景,自2005年以来,青岛啤酒先后通过与北京奥运会战略合作、与美国NBA战略合作展开品牌营销活动,来增强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截至目前,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经高达366.25亿元,比2004年提升了一倍多。
诠释全球化下中国价值,民族品牌激荡强国梦想


  某资深品牌营销专家认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一旦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成为国家价值的代表,就会明显提高企业自身和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可口可乐之于美国,索尼之于日本,都是生动的例子。


  据了解,青岛啤酒也正在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美国市场,“买半打本地啤酒只要4美元,而买半打青岛啤酒则需要7美元”,然而这并不影响美国人对青岛啤酒的喜爱,甚至在很多外国消费者眼中,青岛啤酒就是中国的形象代表。不仅如此,美国《商业周刊》还把青岛啤酒评为“中国的形象大使”,莱坞影大片《木乃伊3》甚至选用青岛啤酒作为装饰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老街的中国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眼球。


  而青岛啤酒这种对海外消费者的吸引力,从一年一度的青岛啤酒节就可以看出,很多海外游客打“飞的”来参加啤酒狂欢。据统计,今年青岛啤酒节期间,一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70万人次,啤酒消费量达1065吨,同比增长了50% 。


  对此,青岛啤酒董事长、十一届人大代表金志国认为,“在商业社会中,企业就是国家前进的发动机,品牌肩负的不仅仅道德意识上对国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在‘强国’进程中的客观作用,只有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企业才能明确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社会价值,准确界定自己的目标,规划出科学的发展路线,这关乎国之大事。”